水票制:节水型社会治理机制的创新--以甘肃省张掖市梨园河灌区西街村为例
内容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0-17页 |
一、研究缘起与问题的提出 | 第10-11页 |
二、文献梳理 | 第11-14页 |
三、研究方法、框架与结构 | 第14-15页 |
四、研究个案村庄 | 第15-17页 |
第二章 农民争水——西街村水票制的源起 | 第17-31页 |
一、水票制的起源 | 第17-21页 |
(一) 水从门前过,不浇也是错 | 第17-18页 |
(二) 各人自浇田间水,莫管沟渠活水来 | 第18-19页 |
(三) 河西之水:谁享与谁治的摩擦 | 第19-20页 |
(四) “水荒”:一场静悄悄的革命 | 第20-21页 |
二、问题倒逼下的水票制改革 | 第21-29页 |
(一) 颁发“水权证”——倒逼下的水权革命 | 第22-24页 |
(二) 成立“农民用水协会”——激发内源动力 | 第24-26页 |
(三) 允许水权自由流转——激活节水型社会 | 第26-29页 |
三、小结 | 第29-31页 |
第三章 水票分水——水权落地的新载体 | 第31-45页 |
一、制度设计:水票分水的“指挥棒” | 第31-33页 |
二、民主理水:水票分水的“一杆秤” | 第33-35页 |
三、机制建构:水权落地的“护航舰” | 第35-37页 |
四、西街村水权落地“七年之痒” | 第37-41页 |
(一) 忧从何来?“放”与“管”的两轮不协调 | 第38-39页 |
(二) 何以解忧?唯有创新 | 第39-41页 |
五、小结 | 第41-45页 |
(一) 使用水资源权利的管理与制度意义 | 第41-43页 |
(二) 政府、市场与群众协同治理的价值 | 第43-45页 |
第四章 水票治水——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博弈纽带 | 第45-48页 |
一、乡镇政府的角色和行为选择 | 第45-46页 |
二、村干部的角色和行为选择 | 第46-47页 |
三、村民的角色和行为选择 | 第47-48页 |
第五章 总结与思考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4页 |
一、著作类 | 第50-51页 |
二、论文类 | 第51-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