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一、绪论 | 第8-15页 |
(一)选题的缘由 | 第8-9页 |
1.微课的发展 | 第8页 |
2.高中生物学对于微课的需求 | 第8-9页 |
3.微课在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 第9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3页 |
1.国内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2.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三)概念界定 | 第13-14页 |
1.微课 | 第13页 |
2.万彩动画大师 | 第13-14页 |
(四)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4页 |
1.研究目的 | 第14页 |
2.研究意义 | 第14页 |
(五)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4-15页 |
1.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2.研究方法 | 第15页 |
二、理论基础 | 第15-19页 |
(一)建构主义理论 | 第15-16页 |
(二)认知负荷理论 | 第16-17页 |
(三)戴尔“经验之塔”理论 | 第17-19页 |
三、微课的设计 | 第19-21页 |
(一)微课设计的原则 | 第19-20页 |
(二)微课设计的一般流程 | 第20-21页 |
四、案例的设计与实施 | 第21-54页 |
(一)选题 | 第21页 |
(二)前端分析 | 第21-26页 |
(三)教学设计 | 第26-44页 |
(四)视频制作 | 第44-54页 |
1.《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 第44-48页 |
2.《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 第48-51页 |
3.《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 第51-54页 |
(五)总结与反思 | 第54页 |
五、效果检测分析 | 第54-59页 |
(一)调查问卷的分析 | 第54-56页 |
(二)关于教师的反馈 | 第56-57页 |
(三)教学效果分析 | 第57-59页 |
六、总结与展望 | 第59-60页 |
(一)研究成果总结 | 第59页 |
(二)创新点 | 第59页 |
(三)不足与展望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1页 |
附录1:万彩动画大师软件应用的调查问卷 | 第61-62页 |
附录2:万彩动画大师软件应用效果访谈提纲(教师版) | 第62-63页 |
附录3:章末测试题 | 第63-69页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