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3-16页 |
ABSTRACT | 第16-1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20-40页 |
1.1 电火花加工技术 | 第20-26页 |
1.1.1 电火花加工技术简介 | 第20-21页 |
1.1.2 新型电火花加工技术 | 第21-26页 |
1.2 尺度效应 | 第26-29页 |
1.2.1 材料学中的尺度效应 | 第27页 |
1.2.2 微细切削加工中的尺度效应 | 第27-28页 |
1.2.3 激光加工中的尺度效应 | 第28-29页 |
1.3 微细电火花中的尺度效应 | 第29-37页 |
1.3.1 加工参数尺度的微小化 | 第29-32页 |
1.3.2 尺度效应对加工过程的影响 | 第32-35页 |
1.3.3 尺度效应在加工性能方面的体现 | 第35-37页 |
1.4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37页 |
1.5 课题来源及研究内容 | 第37-40页 |
第2章 微尺度放电条件下介质击穿和放电通道扩展特性研究 | 第40-58页 |
2.1 微尺度放电条件下介质击穿机理研究 | 第40-44页 |
2.1.1 隧道效应 | 第40-41页 |
2.1.2 气泡-电子击穿机制 | 第41-44页 |
2.2 放电通道扩展 | 第44-50页 |
2.3 放电通道平衡阶段 | 第50-55页 |
2.3.1 磁压强 | 第50-51页 |
2.3.2 放电通道平衡条件 | 第51-53页 |
2.3.3 磁感应强度分布 | 第53-54页 |
2.3.4 压强分布 | 第54-55页 |
2.4 小结 | 第55-58页 |
第3章 微尺度放电过程中的能量分配研究 | 第58-80页 |
3.1 电热模型 | 第58-63页 |
3.1.1 微细电火花加工热传导本构方程 | 第58-61页 |
3.1.2 电极材料温度分布 | 第61-63页 |
3.2 能量分配和放电通道直径确定方法 | 第63-65页 |
3.3 单脉冲放电实验设计 | 第65-69页 |
3.3.1 微能脉冲电源 | 第65页 |
3.3.2 实验方案 | 第65-69页 |
3.4 单脉冲放电实验分析 | 第69-77页 |
3.4.1 放电凹坑深径比研究 | 第70-72页 |
3.4.2 放电通道尺寸研究 | 第72-74页 |
3.4.3 放电能量分配研究 | 第74-77页 |
3.5 小结 | 第77-80页 |
第4章 工具电极形状和旋转对微细电火花加工性能的影响 | 第80-98页 |
4.1 电蚀产物受力分析 | 第80-82页 |
4.2 电极形状对电介质流动特性的影响 | 第82-83页 |
4.3 工具电极形状对加工性能的影响 | 第83-89页 |
4.3.1 实验设备 | 第84页 |
4.3.2 实验方案 | 第84-85页 |
4.3.3 加工性能评估指标 | 第85-87页 |
4.3.4 实验结果分析 | 第87-89页 |
4.4 开路电压对螺旋电极加工性能的影响 | 第89-91页 |
4.4.1 实验方案 | 第89-90页 |
4.4.2 实验结果分析 | 第90-91页 |
4.5 不同放电能量下电极转速对加工性能的影响 | 第91-95页 |
4.5.1 电极旋转对放电通道的影响 | 第91-92页 |
4.5.2 实验方案 | 第92-93页 |
4.5.3 实验结果分析 | 第93-95页 |
4.6 小结 | 第95-98页 |
第5章 微细电火花加工中的工具电极尺度效应研究 | 第98-118页 |
5.1 电极尺寸对单脉冲放电的影响 | 第98-101页 |
5.1.1 电极尺寸对极间电场强度的影响 | 第98-100页 |
5.1.2 电极尺寸对放电能量的的影响 | 第100-101页 |
5.2 极间电场强度的仿真分析 | 第101-104页 |
5.2.1 放电间隙几何模型的建立及网格划分 | 第101-102页 |
5.2.2 极间电场强度仿真结果分析 | 第102-104页 |
5.3 电极尺寸对加工性能的影响 | 第104-109页 |
5.3.1 实验方案 | 第105-106页 |
5.3.2 寄生电容的计算 | 第106-107页 |
5.3.3 对加工性能的影响 | 第107-109页 |
5.4 不同电介质中电极尺寸对加工表面特性的影响 | 第109-116页 |
5.4.1 实验方案 | 第110-111页 |
5.4.2 电介质对材料去除率的影响 | 第111-112页 |
5.4.3 电极尺寸对表面质量的影响 | 第112-114页 |
5.4.4 电极尺寸对材料迁移的影响 | 第114-116页 |
5.5 小结 | 第116-118页 |
第6章 电火花加工尺度效应评估 | 第118-132页 |
6.1 尺度效应评估方法 | 第118-121页 |
6.1.1 指标规范化处理 | 第118-119页 |
6.1.2 权重 | 第119-120页 |
6.1.3 相似差与相似精度 | 第120-121页 |
6.2 实验方案 | 第121-122页 |
6.3 实验因素对加工性能的影响 | 第122-126页 |
6.3.1 实验因素对材料去除率的影响 | 第122-123页 |
6.3.2 实验因素对相对电极损耗率的影响 | 第123-126页 |
6.3.3 实验因素对过切的影响 | 第126页 |
6.4 尺度效应评估 | 第126-130页 |
6.5 小结 | 第130-132页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32-136页 |
7.1 结论 | 第132-134页 |
7.2 本文研究创新点 | 第134页 |
7.3 思考和展望 | 第134-136页 |
参考文献 | 第136-150页 |
致谢 | 第150-152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52-154页 |
已发表的英文论文 | 第154-169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1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