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5页 |
英文摘要 | 第5-6页 |
1 引言 | 第10-29页 |
1.1 大脑皮质的发育 | 第10-11页 |
1.2 大脑皮层中存在两类神经元 | 第11-12页 |
1.3 兴奋性神经元的产生 | 第12-13页 |
1.4 兴奋性神经元以辐射方式迁移 | 第13-14页 |
1.5 Reelin信号通路是皮层神经元辐射迁移的主要调节者 | 第14-18页 |
1.6 p35-CDK5信号通路调节神经元迁移 | 第18页 |
1.7 调节神经元迁移的其他信号通路 | 第18-19页 |
1.8 转录因子参与调节神经元迁移 | 第19-20页 |
1.9 细胞骨架相关蛋白及骨架调节因子调节神经元迁移 | 第20-22页 |
1.10 结肠癌缺失蛋白(DeletedinColorectalCancer,DCC)与神经系统发育.. | 第22-24页 |
1.11 Netrin-1及其受体的表达 | 第24-25页 |
1.12 Netrin-1/DCC信号通路的主要功能 | 第25-27页 |
1.13 立题依据 | 第27页 |
1.14 研究内容和意义 | 第27-28页 |
1.15 技术路线 | 第28-29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9-44页 |
2.1 实验动物 | 第29页 |
2.2 细胞株 | 第29页 |
2.3 质粒 | 第29-30页 |
2.4 抗体和试剂 | 第30-31页 |
2.5 实验仪器 | 第31页 |
2.6 细胞培养和转染 | 第31-32页 |
2.7 小鼠皮层神经元分离培养 | 第32-33页 |
2.8 细胞免疫荧光 | 第33-34页 |
2.9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 第34-35页 |
2.10 蛋白样品提取 | 第35-36页 |
2.11 免疫共沉淀 | 第36-37页 |
2.12 GST-pulldown | 第37-38页 |
2.13 Western-blot | 第38-39页 |
2.14 Netrin-1条件培养基的获得 | 第39-40页 |
2.15 慢病毒的包装及浓缩 | 第40页 |
2.16 子宫内电穿孔 | 第40-41页 |
2.17 Trizol法提取RNA提取 | 第41-42页 |
2.18 逆转录(ReverseTranscription,RT) | 第42页 |
2.19 脑片Time-lapse | 第42-43页 |
2.20 镜检与统计 | 第43-44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44-80页 |
3.1 DCC在发育的大脑皮层中高表达 | 第44-45页 |
3.2 DCC与Dab1共表达于神经元迁移高峰期 | 第45-47页 |
3.3 DCC与Dab1存在相互作用 | 第47-50页 |
3.4 Netrin-1条件培养基的获得与活性鉴定 | 第50-51页 |
3.5 Netrin-1刺激没有增强DCC和Dab1的结合 | 第51-53页 |
3.6 Netrin-1刺激增强Dab1的磷酸化 | 第53-56页 |
3.7 DCC介导Netrin-1诱导的Dab1磷酸化 | 第56-58页 |
3.8 DCCKanga-/-鼠缺失DCC的P3结构域 | 第58-59页 |
3.9 DCCKanga-/-鼠胼胝体发育缺陷 | 第59-60页 |
3.10 DCC-P3结构域调节新皮质神经元的辐射迁移 | 第60-61页 |
3.11 干涉DCC抑制新皮质神经元辐射迁移 | 第61-62页 |
3.12 晚期产生的皮层投射神经元的辐射迁移需要受体DCC | 第62-63页 |
3.13 沉默DCC不影响皮层神经前体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凋亡 | 第63-64页 |
3.14 DCC调节胼胝体投射神经元多极向双极的形态转换 | 第64-66页 |
3.15 DCC调节神经元迁移速度和距离 | 第66-67页 |
3.16 DCC介导神经元胞体移位迁移 | 第67-69页 |
3.17 干扰DCC影响高尔基体的定向过程 | 第69-70页 |
3.18 蛋白激酶Fyn诱导DCC磷酸化 | 第70页 |
3.19 DCC蛋白的磷酸化参与调节神经元辐射迁移 | 第70-72页 |
3.20 Fyn诱导Dab1磷酸化 | 第72-73页 |
3.21 Netrin-1通过Fyn激酶介导Dab1磷酸化 | 第73-75页 |
3.22 突变失活的Dab1不能补救敲减DCC所造成的迁移异常 | 第75-76页 |
3.23 持续活化Dab1对于DCC调节的神经元迁移是重要的 | 第76-80页 |
4 讨论 | 第80-83页 |
4.1 Dab1PTB结合域介导DCC和Dab1相互作用 | 第80-81页 |
4.2 受体DCC通过Fyn激酶调节Dab1的磷酸化进而调节神经元迁移 | 第81页 |
4.3 Reelin和Netrin-1信号通路之间的相互交叉 | 第81-83页 |
5 主要结论和创新点 | 第83-84页 |
5.1 主要结论 | 第83页 |
5.2 主要创新点 | 第83-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92页 |
附录 | 第92-95页 |
致谢 | 第95-96页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 | 第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