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信息与传播理论论文--传播理论论文

3G信息化背景下我国政府公共关系的改进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7页
    第一节 研究意义与目的第10-11页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4页
        一、 研究起源第11-12页
        二、 学术界研究成果第12-14页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结构第14-17页
        一、 研究的方法及思路第14-15页
        二、 研究的框架及内容第15-17页
第二章 3G 信息化与政府公共关系的相关理论第17-31页
    第一节 信息化的内涵第17-20页
        一、 信息化的概念第17-18页
        二、 信息化的内涵第18-20页
    第二节 政府公共关系的相关理论第20-24页
        一、 政府公共关系的含义第20-23页
        二、 政府公共关系主要特征第23-24页
    第三节 信息化背景下我国政府公共关系的角色定位第24-31页
        一、 信息化对政府公共关系的影响第25-27页
        二、 我国政府公共关系的特殊性第27-29页
        三、 信息化背景下我国政府公共关系的主要角色第29-31页
第三章 我国政府公关关系现状第31-37页
    第一节 信息化背景下我国政府公共关系所取得的成效第31-33页
        一、 政府公关的意识得到增强第31页
        二、 政府公关活动趋于制度化第31-32页
        三、 政府公关的传播手段多样化第32页
        四、 公众的社会监督作用得到初步重视第32-33页
    第二节 我国政府公共关系主要困境分析第33-37页
        一、 “政府权威”意识及“官本位”思想严重第33-34页
        二、 政府公关部门分杂,缺乏灵活性第34页
        三、 新闻发言人制度缺乏信息系统策略第34-35页
        四、 政务公开缺乏互动机制第35页
        五、 政府公关专业人才医乏第35-36页
        六、 “歪曲的公共信息”贻害加剧第36-37页
第四章 信息化背景下国外政府公共关系的经验与借鉴第37-42页
    第一节 国外的特色实践经验第37-40页
        一、 美国—新闻发言人制度第37-38页
        二、 日本—政务信息处理第38-39页
        三、 新加坡—政府网络公关服务第39页
        四、 英国—顾客导向第39-40页
    第二节 借鉴国外政府公共关系经验的主要思考第40-42页
        一、 政府公关与政府其他改革措施紧密相结合第40页
        二、 遵循了一种由简单到复杂、有内到外的渐进发展规律第40-41页
        三、 切合实际地通过技术重组政府公关流程第41页
        四、 重视媒体、社区等社会力量在政府公关中的作用第41-42页
第五章 3G 信息化背景下我国政府公共关系改进思路第42-51页
    第一节 建立公众满意的公关目标第42-43页
        一、 公众满意是衡量政府公共关系工作的重要因素第42页
        二、 “公众满意”这一目标的主要内涵第42-43页
    第二节 整合各种公关力量第43-45页
        一、 建立统一、协调灵活的政府公共关系机构第43-44页
        二、 调配各种公关传播力量,发挥整体效应第44-45页
    第三节 建立专业化的政府公关人才队伍第45-46页
        一、 信息化条件下我国政府特色的公关人才模式第45页
        二、 加强政府公共关系后备人才的培养第45-46页
    第四节 完善政府与公众的沟通渠道第46-48页
        一、 与公众沟通的重要性第46-47页
        二、 完善政府与公众沟通的有效措施第47-48页
    第五节 开辟新的政府公共关系途径一网络公关第48-51页
        一、 网络一政府公共关系的新途径第48页
        二、 网络在政府公共关系的运用举要第48-51页
结语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54页
致谢第54-55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环境污染突发事件应急机制研究
下一篇:城市多层次社会救助体系研究--以上海市徐汇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