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1-16页 |
第一节 问题提出 | 第11-12页 |
第二节 国内外应急管理理论研究综述 | 第12-13页 |
一、 国外应急管理理论研究 | 第12-13页 |
二、 国内应急管理理论研究 | 第13页 |
第三节 研究的主要思路和方法 | 第13-14页 |
第四节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14-16页 |
第二章 环境污染突发事件应急机制概述 | 第16-25页 |
第一节 应急机制相关理论研究 | 第17-20页 |
一、 危机管理 | 第17-18页 |
二、 公共管理 | 第18页 |
三、 综合减灾管理 | 第18-19页 |
四、 项目管理 | 第19-20页 |
第二节 环境污染突发事件分析 | 第20-22页 |
一、 突发事件分类 | 第20-21页 |
二、 环境污染突发事件特点 | 第21-22页 |
三、 环境污染突发事件等级识别 | 第22页 |
第三节 环境污染突发事件应急指挥完善策略 | 第22-25页 |
一、 强化信息沟通是前提 | 第23页 |
二、 严格应急检测是关键 | 第23页 |
三、 加强国际合作是重点 | 第23-25页 |
第三章 国外应急机制建设实践 | 第25-33页 |
第一节 美国:强调预防,危机管理 | 第25-27页 |
第二节 英国:分工协作,处变不惊 | 第27-29页 |
第三节 日本:措施严密,常备不懈 | 第29-30页 |
第四节 经验和借鉴 | 第30-33页 |
一、 成立以政府首脑为核心的中枢指挥机构 | 第30-31页 |
二、 实施标准化处置机制 | 第31页 |
三、 采用先进的信息系统 | 第31页 |
四、 注重危机教育和培训 | 第31-32页 |
五、 建立政府组织和非政府组织共同参与的应急体系 | 第32-33页 |
第四章 我国环境污染突发事件应急现状分析 | 第33-41页 |
第一节 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和应急机制现状 | 第33-36页 |
一、 应急管理组织体系现状 | 第33-34页 |
二、 应急机制现状分析 | 第34-35页 |
三、 应急机制建设条件 | 第35-36页 |
第二节 我国环境污染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6-41页 |
一、 危机意识淡薄,环境安全存在隐患 | 第37-38页 |
二、 应急指挥不力,专业能力薄弱 | 第38-39页 |
三、 信息沟通不畅,信息公布不足 | 第39-41页 |
第五章 环境污染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 第41-54页 |
第一节 强化社会危机意识 | 第41-42页 |
第二节 创新危机管理体制 | 第42-44页 |
一、 设立环保行业综合应急管理部门 | 第42-44页 |
二、 建设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应急管理机制 | 第44页 |
第三节 科学编制应急预案 | 第44-46页 |
第四节 健全监测预测机制 | 第46-49页 |
一、 建设环保行业突发事件预警系统 | 第47页 |
二、 建立专家预测机构,提出科学预防方案 | 第47-48页 |
三、 建设统一警报标准 | 第48页 |
四、 建立多渠道的预警信息沟通平台 | 第48-49页 |
第五节 建立高效处置机制 | 第49-51页 |
一、 标准化处置和专业化处置 | 第49-50页 |
二、 综合处置 | 第50页 |
三、 处置演习 | 第50-51页 |
第六节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 第51-54页 |
一、 构建国际间突发环境事件预警机制 | 第51-52页 |
二、 建立国际间突发环境事件信息通报机制 | 第52页 |
三、 建立国际间突发环境事件援助机制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8-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