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引言 | 第8-13页 |
1.1 选题依据与意义 | 第8-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3 本文拟采取的研究方法 | 第12页 |
1.4 主要重点、难点、创新点 | 第12-13页 |
2 医疗损害责任概述 | 第13-18页 |
2.1 医疗损害责任的概念与性质 | 第13-16页 |
2.1.1 医疗事故与非医疗事故的概念 | 第13-14页 |
2.1.2 医疗损害责任的界定 | 第14页 |
2.1.3 医疗损害责任的性质 | 第14-16页 |
2.2 医疗行为的概念与特征 | 第16-18页 |
2.2.1 医疗行为概念 | 第16-17页 |
2.2.2 医疗行为的特征 | 第17-18页 |
3 医疗损害责任的构成要件 | 第18-33页 |
3.1 医疗损害责任的归责原则 | 第18-20页 |
3.1.1 国外医疗损害责任归责原则之考察 | 第18-19页 |
3.1.2 我国医疗损害责任归责原则的立法选择 | 第19-20页 |
3.2 医疗损害责任的构成要件 | 第20-26页 |
3.2.1 医疗过错 | 第21-23页 |
3.2.2 损害事实 | 第23-25页 |
3.2.3 因果关系 | 第25-26页 |
3.3 免责事由 | 第26-28页 |
3.3.1 免责事由概念的界定 | 第26-27页 |
3.3.2 医疗损害责任的免责事由情形 | 第27-28页 |
3.4 医疗损害的鉴定 | 第28-30页 |
3.4.1 医学事故技术鉴定 | 第28-29页 |
3.4.2 医疗过错司法鉴定 | 第29页 |
3.4.3 医学事故技术鉴定与医疗过错司法鉴定的关系 | 第29-30页 |
3.5 医疗损害的举证责任 | 第30-33页 |
3.5.1 举证责任 | 第30-31页 |
3.5.2 国外医疗损害诉讼中举证责任分配之考察 | 第31页 |
3.5.3 我国医疗损害诉讼中的举证责任分配 | 第31-33页 |
4 医疗损害责任制度的不足 | 第33-36页 |
4.1 二元化的医疗损害鉴定制度仍未解决 | 第33页 |
4.2 举证责任的分配仍不尽合理 | 第33页 |
4.3 未构建医疗损害赔偿限额制度 | 第33-34页 |
4.4 医疗机构的免责事由规定得不够周全 | 第34页 |
4.5 医疗责任保险制度 | 第34-35页 |
4.6 未构建多元化的解决医疗损害赔偿纠纷的途径 | 第35-36页 |
5 完善医疗损害责任的立法建议 | 第36-41页 |
5.1 统一医疗损害责任鉴定制度,完善专家辅助人制度 | 第36-37页 |
5.2 实行举证责任缓和制度 | 第37页 |
5.3 建立医疗损害赔偿限额制度 | 第37-38页 |
5.4 增加医疗机构免责事由的情形 | 第38页 |
5.5 建立医疗损害责任保险制度 | 第38-39页 |
5.6 建立和完善多元化的解决医疗损害赔偿纠纷的制度 | 第39-41页 |
结语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5页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 第45-46页 |
后记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