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引言 | 第7-9页 |
第一章 美国对外国投资安全审查的依据与机构 | 第9-14页 |
第一节 美国对外国投资国家安全审查制度的历史发展 | 第9-10页 |
一、美国外资安全审查法律制度的建立 | 第9页 |
二、911事件之后的美国的外资安全审查制度进一步发展 | 第9-10页 |
第二节 美国对外国投资安全审查的相关法律依据 | 第10-11页 |
一、《埃克森-佛罗里奥法案》 | 第10页 |
二、《博德修正案》 | 第10-11页 |
三、《外国投资与国家安全法》及其实施细则 | 第11页 |
第三节 美国外国投资安全审查的机构 | 第11-14页 |
一、美国的外国投资委员会 | 第11-13页 |
二、总统 | 第13-14页 |
第二章 美国对外国投资安全审查的范围及标准 | 第14-21页 |
第一节 安全审查的范围 | 第14-18页 |
一、被审查交易 | 第14-16页 |
二、被审查交易的常见类型 | 第16页 |
三、不受审查的交易类型 | 第16-18页 |
第二节 安全审查的标准 | 第18-21页 |
一、国家安全 | 第18页 |
二、如何界定“构成对国家安全的威胁” | 第18-21页 |
第三章 美国对外国投资安全审查的程序 | 第21-28页 |
第一节 安全审查的启动 | 第21-23页 |
一、主动申报 | 第21页 |
二、通报启动 | 第21-22页 |
三、重新审查制度 | 第22页 |
四、审查期限及材料 | 第22-23页 |
第二节 安全审查的调查阶段 | 第23-24页 |
一、进入调查程序的情况 | 第23-24页 |
二、调查的时间、标准及后果 | 第24页 |
第三节 事先协商和缓解协议 | 第24-26页 |
一、事先协商 | 第24-25页 |
二、缓解协议 | 第25-26页 |
第四节 国会的角色 | 第26-28页 |
一、国会的监督权 | 第26-27页 |
二、国会的介入权利 | 第27-28页 |
第四章 美国的外资安全审查制度对中国的影响 | 第28-35页 |
第一节 中国对美国投资受阻情况 | 第28-29页 |
一、中国在美国投资情况 | 第28页 |
二、受阻实例 | 第28-29页 |
第二节 中国的对策和措施 | 第29-30页 |
一、对等措施 | 第29页 |
二、调整投资策略 | 第29-30页 |
三、推进中美双边投资协定 | 第30页 |
第三节 中美外资安全审查制度比较及借鉴 | 第30-35页 |
一、中美在外资安全审查立法上的区别 | 第30-31页 |
二、中美执行安全审查的机构比较 | 第31页 |
三、审查对象的异同 | 第31-32页 |
四、审查标准的异同 | 第32-33页 |
五、审查程序的异同 | 第33-35页 |
结论 | 第35-36页 |
注释 | 第36-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后记 | 第43-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