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14页 |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 1.2 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 1.3 论文内容安排 | 第12-14页 | 
| 第2章 多载波通信技术原理 | 第14-26页 | 
| 2.1 OFDM的基本原理 | 第14-18页 | 
| 2.1.1 OFDM系统模型 | 第15-16页 | 
| 2.1.2 OFDM系统的优点及其不足 | 第16-18页 | 
| 2.2 MC-CDMA系统原理 | 第18-21页 | 
| 2.3 MC-DS-CDMA系统原理 | 第21-22页 | 
| 2.4 MT-CDMA系统原理 | 第22-23页 | 
| 2.5 多载波通信系统的比较 | 第23-25页 | 
| 2.6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 第3章 MC-CDMA系统的峰均比及降低技术 | 第26-40页 | 
| 3.1 MC-CDMA系统峰均比分析 | 第26-33页 | 
| 3.1.1 MC-CDMA系统峰值平均功率比的定义 | 第26-27页 | 
| 3.1.2 MC-CDMA峰均比的分布 | 第27-30页 | 
| 3.1.3 放大器的非线性对MC-CDMA系统PAPR的影响 | 第30-31页 | 
| 3.1.4 扩频码对MC-CDMA系统PAPR的影响 | 第31-33页 | 
| 3.2 降低MC-CDMA系统PAPR的方法 | 第33-34页 | 
| 3.3 预畸变技术 | 第34-35页 | 
| 3.4 编码类技术 | 第35-37页 | 
| 3.5 概率类技术 | 第37-39页 | 
| 3.5.1 概率类算法的原理 | 第37-38页 | 
| 3.5.2 SLM和PTS技术的基本思想 | 第38-39页 | 
| 3.6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 第4章 概率类技术的两种改进算法及仿真 | 第40-70页 | 
| 4.1 SLM算法的基本原理 | 第40-43页 | 
| 4.2 PTS算法的基本原理及其三种分割方法 | 第43-48页 | 
| 4.2.1 PTS算法的基本原理 | 第43-45页 | 
| 4.2.2 三种分割方式的原理及仿真比较 | 第45-48页 | 
| 4.3 SLM算法与PTS算法的比较 | 第48-50页 | 
| 4.4 限幅算法的原理及性能仿真 | 第50-54页 | 
| 4.4.1 限幅滤波法的原理及仿真 | 第50-52页 | 
| 4.4.2 迭代限幅滤波的原理及仿真 | 第52-54页 | 
| 4.5 改进的SLM算法的设计与仿真 | 第54-61页 | 
| 4.5.1 改进SLM算法的设计思想 | 第54-57页 | 
| 4.5.2 改进的SLM算法的流程 | 第57-58页 | 
| 4.5.3 改进的SLM算法的MATLAB仿真分析与比较 | 第58-60页 | 
| 4.5.4 改进的SLM算法的性能分析 | 第60-61页 | 
| 4.6 改进的PTS-Clipping联合算法 | 第61-69页 | 
| 4.6.1 改进的PTS算法 | 第61-63页 | 
| 4.6.2 改进的PTS-Clipping联合算法的设计思想 | 第63-65页 | 
| 4.6.3 改进的PTS-Clipping联合算法的流程 | 第65-67页 | 
| 4.6.4 改进的PTS-Clipping联合算法的MATLAB仿真分析与比较 | 第67-69页 | 
| 4.6.5 改进的PTS算法的性能分析 | 第69页 | 
| 4.7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 第5章 结论 | 第70-72页 | 
| 参考文献 | 第72-76页 | 
|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