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19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3-14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3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1.2.1 能效路由协议的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2.2 节能休眠协议的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1.2.3 能效速率控制研究现状 | 第17页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7-18页 |
1.4 课题来源 | 第18-19页 |
第2章 移动多跳无线网络概述 | 第19-27页 |
2.1 无线多跳网络概述 | 第19页 |
2.2 移动多跳无线网络概述 | 第19-20页 |
2.3 移动多跳无线网络特点 | 第20-21页 |
2.4 移动多跳无线网络的应用 | 第21-22页 |
2.5 IEEE802.11 DCF机制概述 | 第22-24页 |
2.6 链路协同介绍 | 第24-26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3章 链路协同的能效路由协议 | 第27-47页 |
3.1 概述 | 第27-28页 |
3.2 快速建立路径的路由发现方案 | 第28-30页 |
3.3 链路协同的路由维护方案 | 第30-32页 |
3.4 能效分析方案 | 第32-34页 |
3.5 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34-46页 |
3.5.1 仿真环境及参数 | 第34页 |
3.5.2 能效路由协议的仿真与分析 | 第34-39页 |
3.5.3 网络能耗和能效的仿真与分析 | 第39-46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4章 链路协同的能效休眠协议 | 第47-65页 |
4.1 概述 | 第47页 |
4.2 休眠方案 | 第47-50页 |
4.2.1 有节点占用信道时期的休眠方案 | 第48-49页 |
4.2.2 信道空闲时的休眠策略 | 第49-50页 |
4.3 链路协同的功率控制方案 | 第50-51页 |
4.4 同步策略 | 第51-52页 |
4.5 能效分析方案 | 第52-54页 |
4.6 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54-63页 |
4.6.1 仿真环境及参数 | 第54页 |
4.6.2 能效路由协议的仿真与分析 | 第54-55页 |
4.6.3 网路能效、能耗和发送时间的仿真与分析 | 第55-63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63-65页 |
第5章 链路协同的速率自适应机制 | 第65-83页 |
5.1 概述 | 第65-66页 |
5.2 问题阐述 | 第66-67页 |
5.3 能效最优的发送速率 | 第67-70页 |
5.4 链路协同的速率控制 | 第70-71页 |
5.5 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71-81页 |
5.5.1 仿真环境及参数 | 第71-72页 |
5.5.2 链路接收信噪比与bit能耗关系的仿真与分析 | 第72页 |
5.5.3 网路能效、能耗和发送时间的仿真与分析 | 第72-81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81-83页 |
第6章 总结 | 第83-85页 |
6.1 工作总结 | 第83-84页 |
6.2 未来展望 | 第84-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93页 |
致谢 | 第93-9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9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