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3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页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0-11页 |
1.2.1 中文文献综述 | 第10-11页 |
1.2.2 外文文献综述 | 第11页 |
1.3 研究方法描述 | 第11-13页 |
1.3.1 文献资料法 | 第11-12页 |
1.3.2. 数据分析法 | 第12页 |
1.3.3. 图表分析法 | 第12-13页 |
第2章 零售理财业务发展的动力 | 第13-17页 |
2.1 从国内外银行业发展困境看发展零售理财业务的动力 | 第13-15页 |
2.1.1 国内银行业面临的现状 | 第13页 |
2.1.2 欧美银行业发展的困境 | 第13-14页 |
2.1.3 欧美银行业的变革的影响 | 第14-15页 |
2.2 利率市场化-内在动力 | 第15-16页 |
2.3 从银行业发展的大趋势来看必须要做好零售理财业务 | 第16-17页 |
第3章 兴业银行零售理财业务发展的现状分析 | 第17-39页 |
3.1 调查问卷结果统计分析 | 第17-32页 |
3.1.1 客户家庭状态调查研究 | 第17-18页 |
3.1.2 客户家庭可投资金融资产规模调查研究 | 第18-20页 |
3.1.3 近3年家庭理财目标调查研究 | 第20-21页 |
3.1.4 客户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状态统计分析 | 第21-24页 |
3.1.5 客户理财投资决策依据调查研究 | 第24-26页 |
3.1.6 客户购买理财产品主要途径调查研究 | 第26-27页 |
3.1.7 客户选择金融机构的主要依据 | 第27-28页 |
3.1.8 客户青睐的银行增值服务 | 第28-30页 |
3.1.9 客户愿意参加的活动形式 | 第30-32页 |
3.2 兴业银行零售理财业务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2-33页 |
3.2.1 兴业银行零售理财业务现状 | 第32-33页 |
3.3. 零售理财业务存在的内部形势 | 第33-39页 |
3.3.1 零售客户基础薄弱,客户结构有待优化 | 第33-35页 |
3.3.2 客户资产配置不合理 | 第35-36页 |
3.3.3 理财从业人员配置不健全 | 第36-37页 |
3.3.4 相关系统功能不完善 | 第37页 |
3.3.5 零售理财业务未形成统一的品牌 | 第37-39页 |
第4章 兴业银行发展零售理财业务的建议 | 第39-53页 |
4.1 建立基于客户生命周期的客户关系管理,满足客户有效需求 | 第39-45页 |
4.1.1 建立基于客户生命周期的业务模式的必要性 | 第39-41页 |
4.1.2 建立基于客户生命周期管理的业务模式的可行性 | 第41-43页 |
4.1.3 建设基于客户生命周期管理的业务模式的实施建议 | 第43-45页 |
4.2 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和引进,提高理财业务人员的专业服务能力 | 第45-49页 |
4.2.1 要有新型的人才观 | 第46-47页 |
4.2.2 调整考核标准,逐步转移到以“客户为导向”的方向上来 | 第47页 |
4.2.3 借助理财规划服务培养客户科学理财观念 | 第47-49页 |
4.3 大力拓展电子渠道零售理财产品营销能力,吸引潜在客户群体 | 第49-50页 |
4.3.1 充实银行产品线,切实满足青年客户产品需求 | 第49-50页 |
4.3.2 增强电子银行创新能力,改善青年客户体验 | 第50页 |
4.4 培育高净值客户群体价值,提高客户的忠诚度 | 第50-52页 |
4.5 打造自身品牌,突出差异化策略 | 第52-53页 |
结语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附录1:兴业银行零售理财客户调查问卷 | 第58-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