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4页 |
1.1 问题的研究背景和重要意义 | 第10-15页 |
1.1.1 问题的研究背景 | 第10-13页 |
1.1.2 本文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3-15页 |
1.2 中国地震应急救援体系研究综述 | 第15-22页 |
1.2.1 地震应急救援概念 | 第15页 |
1.2.2 中国地震应急救援体系发展现状 | 第15-21页 |
1.2.3 地震应急救援领域急需解决的问题 | 第21-22页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框架 | 第22-24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22-23页 |
1.3.2 研究结构和方法 | 第23-24页 |
第2章 黑龙江省地震应急救援体系现状及问题分析 | 第24-36页 |
2.1 黑龙江省地震应急救援现场工作实例 | 第24-26页 |
2.1.1 1986 年德都县地震应急救援处置 | 第24页 |
2.1.2 2005 年 7 月 25 日林甸县 M5.1 级地震 | 第24-26页 |
2.1.3 2011 年 10 月 14 日俄罗斯 M6.4 级地震 | 第26页 |
2.2 黑龙江省地震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的现状 | 第26-31页 |
2.2.1 地震应急救援组织体系建设 | 第26-27页 |
2.2.2 地震应急预案体系发展现状 | 第27-28页 |
2.2.3 地震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现状 | 第28-29页 |
2.2.4 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建设现状 | 第29页 |
2.2.5 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现状 | 第29-30页 |
2.2.6 应急联动机制和演练情况 | 第30-31页 |
2.3 黑龙江省地震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的不足 | 第31-35页 |
2.3.1 地震应急救援制度建设滞后 | 第31-32页 |
2.3.2 应急预案缺乏协同性和全面性 | 第32页 |
2.3.3 应急救援队伍专业性不强 | 第32-33页 |
2.3.4 灾情获取能力不足 | 第33页 |
2.3.5 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应急物资储备有待提高 | 第33-34页 |
2.3.6 地震引发次生灾害应急救援缺失 | 第34页 |
2.3.7 防震减灾宣传力度不够 | 第34-35页 |
2.3.8 保障资金少且来源渠道单一 | 第35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3章 黑龙江省地震应急救援体系改进方案 | 第36-43页 |
3.1 地震应急救援体系改进方案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 第36-37页 |
3.2 地震应急救援体系改进内容 | 第37-38页 |
3.2.1 地震预防和预警阶段 | 第37页 |
3.2.2 抢险救援阶段 | 第37-38页 |
3.2.3 灾民安置阶段 | 第38页 |
3.2.4 灾后恢复阶段 | 第38页 |
3.3 地震应急救援体系具体改进方案 | 第38-42页 |
3.3.1 加快应急管理法制建设 | 第38-39页 |
3.3.2 完善应急救援队伍建设 | 第39页 |
3.3.3 建立信息收集机制和技术平台 | 第39-40页 |
3.3.4 全面提高震前应急救援准备能力 | 第40-41页 |
3.3.5 建立高效运转的应急救援联动机制 | 第41页 |
3.3.6 动员社会公众广泛参与 | 第41-42页 |
3.3.7 探索建立灾害保险机制 | 第42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4章 黑龙江省地震应急救援工作体系改进建议 | 第43-52页 |
4.1 加强法律法规制度建设 | 第43-45页 |
4.1.1 黑龙江省防震减灾法规制度建设 | 第43-44页 |
4.1.2 黑龙江省各级地震应急预案体系集成 | 第44页 |
4.1.3 统筹黑龙江省综合应急指挥系统 | 第44-45页 |
4.2 加强技术装备训练建设 | 第45-46页 |
4.2.1 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伍的扩建 | 第45页 |
4.2.2 各种救援力量的地震专业技能培训 | 第45页 |
4.2.3 地震救援技术装备、物资储备和训练 | 第45-46页 |
4.3 加强信息系统机制建设 | 第46-47页 |
4.3.1 震情、灾情获取和速报能力的提高 | 第46-47页 |
4.3.2 地震公共安全预警和信息发布机制的健全 | 第47页 |
4.4 加强基层应急基础建设 | 第47-49页 |
4.4.1 基层政府和地震机构应急考核责任制 | 第47-48页 |
4.4.2 全民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和地震应急演练 | 第48页 |
4.4.3 地震志愿者队伍专业素质培养 | 第48-49页 |
4.5 加强震前调查、防御建设 | 第49-50页 |
4.5.1 活断层探测和地震地质背景调查 | 第49页 |
4.5.2 抗震设防工作和室内避难场所建设 | 第49-50页 |
4.6 拓展地震应急救援体系投入 | 第50-51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结论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9页 |
后记 | 第59-60页 |
个人简历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