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前言 | 第9-14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 第11-14页 |
第2章 绩效考核的相关理论与方法综述 | 第14-21页 |
2.1 职能部门的概念 | 第14页 |
2.2 绩效管理与绩效考核 | 第14-18页 |
2.2.1 绩效管理相关理论 | 第14页 |
2.2.2 绩效考核相关理论 | 第14-17页 |
2.2.3 其他相关理论 | 第17-18页 |
2.2.4 绩效管理与绩效考核的区别 | 第18页 |
2.3 绩效考核常用方法及评价 | 第18-21页 |
2.3.1 目标管理法 | 第18-19页 |
2.3.2 360 度绩效考核法 | 第19页 |
2.3.3 平衡计分卡(BSC) | 第19-20页 |
2.3.4 关键绩效指标法(KPI) | 第20-21页 |
第3章 C 公司 M 事业部员工绩效考核现状分析 | 第21-30页 |
3.1 C 公司 M 事业部简介 | 第21-22页 |
3.1.1 C 公司 M 事业部情况简介 | 第21页 |
3.1.2 C 公司 M 事业部组织结构 | 第21-22页 |
3.2 C 公司 M 事业部员工绩效考核的基本现状 | 第22-27页 |
3.2.1 C 公司 M 事业部员工绩效考核的目的 | 第22页 |
3.2.2 C 公司 M 事业部绩效考核相关内容介绍 | 第22-27页 |
3.3 C 公司 M 事业部绩效考核现状评价 | 第27-28页 |
3.4 C 公司 M 事业部绩效考核存在问题分析 | 第28-30页 |
3.4.1 考核主体单一 | 第28页 |
3.4.2 考核维度不全面 | 第28页 |
3.4.3 考核过程未体现差异性 | 第28页 |
3.4.4 考核周期设置不合理 | 第28-29页 |
3.4.5 考核结果应用不充分 | 第29-30页 |
第4章 基于岗位职责的员工绩效考核框架构建 | 第30-33页 |
4.1 C 公司 M 事业部员工绩效考核的主要目标 | 第30页 |
4.2 基于岗位职责的员工绩效考核原则 | 第30-31页 |
4.2.1 公平、公正、公开原则 | 第30页 |
4.2.2 定量与定性考核兼顾原则 | 第30页 |
4.2.3 可操作性和科学性相结合 | 第30-31页 |
4.2.4 考核标准因岗位而异原则 | 第31页 |
4.3 C 公司 M 事业部员工绩效考核的方法与内容 | 第31-33页 |
4.3.1 考核方法的选择 | 第31页 |
4.3.2 考核内容的确定 | 第31-32页 |
4.3.3 考核主体的确定 | 第32-33页 |
第5章 C 公司 M 事业部员工绩效考核的指标研究 | 第33-43页 |
5.1 基于岗位职责的绩效考核指标的提取 | 第33-34页 |
5.1.1 C 公司 M 事业部员工的岗位分析 | 第33-34页 |
5.1.2 C 公司 M 事业部员工绩效考核指标的确定 | 第34页 |
5.2 C 公司 M 事业部员工绩效考核标准设计 | 第34-40页 |
5.2.1 绩效考核标准的设计目标及原则 | 第34-35页 |
5.2.2 绩效考核标准的确定 | 第35-40页 |
5.3 C 公司 M 事业部员工绩效考核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40-42页 |
5.4 C 公司 M 事业部员工绩效考核周期的确定 | 第42页 |
5.5 C 公司 M 事业部员工绩效考核结果计算方法 | 第42-43页 |
第6章 C 公司 M 事业部绩效考核方案的实施及评价 | 第43-49页 |
6.1 绩效考核实施流程 | 第43-47页 |
6.1.1 岗位分析 | 第43页 |
6.1.2 确定工作要项与标准 | 第43-44页 |
6.1.3 方案实施 | 第44-46页 |
6.1.4 考核结果分析 | 第46页 |
6.1.5 考核结果反馈与改进 | 第46-47页 |
6.2 绩效考核方案的实施评价 | 第47-49页 |
6.2.1 新绩效考核方案的优点 | 第47-48页 |
6.2.2 新绩效考核方案的缺点 | 第48-49页 |
第7章 结论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52-53页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