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汉语语文论文

体现文学性的初中语文文学作品教学研究

摘要第2-3页
ABSTRACT第3页
第一章 绪论第6-16页
    一、选题的缘由与研究的意义第6-7页
    二、相关概念界定第7-8页
        (一) 文学作品第7-8页
        (二) 文学性与体现文学性的初中语文文学作品教学第8页
    三、研究综述第8-13页
        (一) 初中语文文学作品教学之体现文学性的现状研究第8-10页
        (二) 初中语文文学作品教学之体现文学性的策略研究第10-11页
        (三) 初中语文各体裁文学作品教学体现文学性的相关研究第11-12页
        (四) 已有研究的不足第12-13页
    四、研究思路第13-14页
        (一) 理论探讨第13-14页
        (二) 案例分析第14页
    五、研究方法第14-16页
        (一) 案例研究法第14页
        (二) 访谈法第14页
        (三) 文献研究法第14-15页
        (四) 行动研究法第15-16页
第二章 体现文学性的初中语文文学作品教学内涵把握第16-28页
    第一节 相关理论基础第16-19页
        一、俄国形式主义理论第16页
        二、英美新批评理论第16-17页
        三、结构主义理论第17页
        四、接受美学理论第17-18页
        五、建构主义理论第18-19页
    第二节 文学作品的文学性内涵第19-25页
        一、文学语言第19-20页
        二、文学形象第20-22页
        三、叙事与抒情第22-24页
        四、文学作品的结构第24-25页
    第三节 体现文学性的初中语文文学作品教学之特征第25-28页
        一、教学植根于文本本身第25-26页
        二、教学指向于文学语言第26页
        三、教学过程的创生性与意境的营造第26-28页
第三章 初中语文文学作品教学体现文学性之案例研究第28-44页
    第一节 在迷茫中摸索前行——X老师的语文文学作品教学课堂第28-32页
        一、《日》《月》教学片断第28-30页
        二、《诗词曲五首》听课随笔第30-31页
        三、反思与评析第31-32页
    第二节 在文学性和应试的夹缝中生存——Q老师的语文文学作品教学课堂第32-34页
        一、散文《竹影》第二课时听课随笔第32页
        二、《音乐巨人贝多芬》第二课时听课随笔第32-33页
        三、反思与评析第33-34页
    第三节 文学性就是要让学生体会到美——W老师的语文文学作品教学课堂第34-38页
        一、《吆喝》教学实录片段第34-36页
        二、《云南的歌会》教学实录片段第36-37页
        三、反思与评析第37-38页
    第四节 基于个案的分析与反思第38-44页
        一、跨个案的比较分析第38-39页
        二、从个案研究中看体现文学性的初中语文文学作品教学实施现状第39-41页
        三、当前体现文学性的初中语文文学作品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解析第41-44页
第四章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体现文学性的初中语文文学作品教学实施策略举隅第44-50页
    一、涵咏吟诵,品味文学语言第44-45页
    二、多方对话,激起思想火花第45-46页
    三、创设情境,挖掘深层意蕴第46-47页
    四、想象补白,产生情感共鸣第47-50页
第五章 盈盈暗香在今归——对初中语文文学作品教学如何体现文学性的若干思考第50-54页
    第一节 初中语文文学作品教学体现文学性的实施保障第50-51页
        一、语文教师文学作品教学观念和文学素养的建构第50-51页
        二、教师教学有效指导的思考第51页
    第二节 在体现文学性的初中语文文学作品教学过程应注意的问题第51-54页
        一、在工具性与人文性张之中追求文学作品教学之文学性第51-52页
        二、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独特的情感体验第52页
        三、教师是语文文学作品教学的组织者、促进者,同时也是参与者第52-54页
结语 回归家园——初中语文文学作品教学体现文学性的理想追求第54-56页
参考文献第56-60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60-61页
附录第61-73页
    附录1:访谈提纲第61-62页
    附录2:体现文学性的初中语文文学作品教学的实践与反思第62-73页
致谢第73-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学女性体育教师的专业成长研究--以长沙市为例
下一篇:中小学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