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10-15页 |
(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问题提出的背景 | 第10-11页 |
2、研究意义 | 第11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2、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4页 |
1、文献分析法 | 第14页 |
2、问卷调查法 | 第14页 |
3、访谈法 | 第14页 |
(四)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14-15页 |
一、初中思想品德课责任教育相关理论概述 | 第15-23页 |
(一)责任与责任教育 | 第15-16页 |
1、责任的内涵 | 第15-16页 |
2、责任教育内涵 | 第16页 |
(二)初中思想品德课责任教育 | 第16-18页 |
1、初中思想品德课责任教育内涵 | 第16页 |
2、初中思想品德课责任教育的重要性 | 第16-18页 |
(三)初中思想品德课责任教育的理论基础 | 第18-23页 |
1、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 | 第18-19页 |
2、西方相关教育理论 | 第19-21页 |
3、中华传统文化中的责任担当思想 | 第21-23页 |
二、初中思想品德课责任教育的主要内容—依据苏人版思想品德教材 | 第23-27页 |
(一)对自己的责任 | 第23-24页 |
(二)对他人和集体的责任 | 第24页 |
(三)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 | 第24-25页 |
(四)笔者所在市中考责任教育相关考点分布及分值 | 第25-27页 |
三、初中思想品德课责任教育调查及存在问题的原因 | 第27-35页 |
(一)初中思想品德课责任教育调查结果 | 第27-30页 |
(二)初中思想品德课责任教育存在的问题 | 第30-32页 |
1、对责任缺乏全面认知 | 第30-31页 |
2、责任认知和责任行为脱节 | 第31-32页 |
3、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社会教育融合度低 | 第32页 |
(三)影响初中思想品德课责任教育效果的原因分析 | 第32-35页 |
1、初中思想品德教材的因素 | 第32-33页 |
2、初中思想品德教师的因素 | 第33页 |
3、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评价的影响 | 第33-34页 |
4、复杂的社会环境影响 | 第34-35页 |
四、优化初中思想品德课责任教育的对策 | 第35-44页 |
(一)落实初中思想品德课责任教育目标 | 第35-37页 |
1、以新课程标准为基点 | 第35-36页 |
2、以教材为抓手 | 第36页 |
3、以多媒体运用为桥梁 | 第36-37页 |
(二)运用穿插教学将责任教育内容体系化 | 第37-38页 |
1、利用时政实时穿插 | 第37页 |
2、活用教材系统穿插 | 第37-38页 |
3、日积月累固定穿插 | 第38页 |
(三)更新思想品德教师的责任教育观念 | 第38-40页 |
1、德育为先,责任为基的教育观念 | 第39页 |
2、榜样示范引领的责任教育观念 | 第39页 |
3、生命无价,责任如山的教育观念 | 第39-40页 |
(四)利用实践活动渗透责任教育 | 第40-44页 |
1、挖掘思想品德教材中的课外实践活动 | 第40-42页 |
2、将责任教育融入校内实践活动 | 第42页 |
3、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责任教育网络 | 第42-44页 |
结语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9页 |
初中思想品德(道德与法治)责任教育状况调查问卷 | 第49-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