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8-35页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18-20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8-19页 |
1.1.2 研究的意义 | 第19-20页 |
1.2 我国秸秆沼气工程发展现状 | 第20-21页 |
1.3 能值分析研究进展 | 第21-27页 |
1.3.1 能值分析理论的发展 | 第21-22页 |
1.3.2 国外能值分析研究进展 | 第22-23页 |
1.3.3 国内能值分析研究进展 | 第23-27页 |
1.4 生命周期评价研究进展 | 第27-31页 |
1.4.1 国外生命周期评价研究进展 | 第27-28页 |
1.4.2 国内生命周期评价研究进展 | 第28-31页 |
1.5 生命周期能值分析方法应用研究 | 第31-32页 |
1.6 主要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32-35页 |
1.6.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32-33页 |
1.6.2 研究方法 | 第33-34页 |
1.6.3 技术路线 | 第34-35页 |
第二章 基本理论与方法 | 第35-50页 |
2.1 能值分析理论与方法 | 第35-43页 |
2.1.1 能值基本概念 | 第35页 |
2.1.2 能值转换率 | 第35-36页 |
2.1.3 能值分析基本步骤 | 第36-38页 |
2.1.4 Odum能量系统语言 | 第38页 |
2.1.5 主要能值指标 | 第38-43页 |
2.1.6 能值分析的特点 | 第43页 |
2.2 生命周期评价理论与方法 | 第43-50页 |
2.2.1 生命周期评价定义 | 第43-44页 |
2.2.2 生命周期评价框架和步骤 | 第44-47页 |
2.2.3 生命周期评价的特点 | 第47页 |
2.2.4 评价软件 | 第47-50页 |
第三章 参数分析与取值 | 第50-69页 |
3.1 能量折算系数 | 第50页 |
3.2 能值转换率 | 第50-67页 |
3.2.1 能值转换率与能值基线研究进展 | 第51-53页 |
3.2.2 小麦秸秆能值转换率核算 | 第53-56页 |
3.2.3 玉米秸秆能值转换率核算 | 第56-59页 |
3.2.4 农村劳动力能值转换率核算 | 第59-61页 |
3.2.5 秸秆沼气工程系统相关能值转换率文献考证与取值 | 第61-67页 |
3.3 污染物排放系数 | 第67-68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第四章 非满负荷运行条件下秸秆沼气集中供气工程能值分析 | 第69-77页 |
4.1 研究案例基本情况 | 第69-70页 |
4.2 能值分析方法 | 第70-73页 |
4.2.1 边界确定与资料收集 | 第70-71页 |
4.2.2 绘制能值系统图 | 第71页 |
4.2.3 编制能值分析表 | 第71-72页 |
4.2.4 能值评价指标 | 第72-73页 |
4.3 结果与分析 | 第73-76页 |
4.3.1 能值总投入及其构成分析 | 第73-74页 |
4.3.2 满负荷运行与非满负荷运行条件下秸秆沼气工程能值转换率比较 | 第74-75页 |
4.3.3 能值评价指标分析 | 第75-76页 |
4.4 本章 小结 | 第76-77页 |
第五章 不同沼肥利用方式情景下的秸秆沼气集中供气工程能值分析 | 第77-86页 |
5.1 案例基本情况与情景设定 | 第77-78页 |
5.1.1 案例基本情况 | 第77-78页 |
5.1.2 情景设定 | 第78页 |
5.2 能值分析方法 | 第78-81页 |
5.2.1 边界确定与资料收集 | 第78-79页 |
5.2.2 绘制能值系统图 | 第79页 |
5.2.3 编制能值分析表 | 第79-81页 |
5.3 数据来源 | 第81页 |
5.4 结果与分析 | 第81-84页 |
5.4.1 不同情景下能值投入构成分析 | 第81-82页 |
5.4.2 不同沼肥利用情景下的秸秆沼气工程能值转换率变化分析 | 第82-83页 |
5.4.3 不同情景下的系统能值评价指标分析 | 第83-84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84-86页 |
第六章 基于LCA的秸秆沼气集中供气工程环境影响评价 | 第86-94页 |
6.1 案例基本情况 | 第86页 |
6.2 秸秆沼气集中供气系统LCA的目标和边界 | 第86-89页 |
6.2.1 作物种植阶段是否纳入系统LCA边界 | 第86-87页 |
6.2.2 工程建设单元是否纳入系统LCA边界 | 第87页 |
6.2.3 秸秆沼气集中供气系统目标和范围 | 第87-88页 |
6.2.4 确定功能单元 | 第88-89页 |
6.3 秸秆沼气集中供气工程环境排放清单分析 | 第89-90页 |
6.3.1 秸秆沼气集中供气工程建设单元 | 第89页 |
6.3.2 秸秆沼气集中供气工程运行单元 | 第89-90页 |
6.4 秸秆沼气集中供气工程生命周期影响评价 | 第90-93页 |
6.4.1 清单数据分类 | 第90-91页 |
6.4.2 特征化 | 第91-93页 |
6.4.3 加权赋值 | 第93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93-94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94-97页 |
7.1 主要结论 | 第94-95页 |
7.2 问题与展望 | 第95-96页 |
7.3 创新点 | 第96-97页 |
参考文献 | 第97-115页 |
附录 | 第115-120页 |
附录 1:第四章 表 4-1 中“原始数据”基本数据及计算过程 | 第115-117页 |
附录 2:第五章 表 5-2 中“原始数据”基本数据及计算过程 | 第117-120页 |
致谢 | 第120-121页 |
作者简历 | 第12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