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4页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11-14页 |
1.2 生态女性主义文学研究现状 | 第14-19页 |
1.2.1 西方生态女性主义文学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1.2.2 中国生态女性主义文学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1.3 选题意义 | 第19-21页 |
1.3.1 理论意义 | 第19-20页 |
1.3.2 现实意义 | 第20-21页 |
1.4 创新点 | 第21-24页 |
第2章 生态女性主义文学研究的理论基础与文论基础 | 第24-33页 |
2.1 生态女性主义的思想内涵 | 第24-28页 |
2.1.1 从生态学到生态文艺学 | 第24-25页 |
2.1.2 从女性主义到生态女性主义 | 第25-27页 |
2.1.3 生态女性主义的观念与精神 | 第27-28页 |
2.2 生态女性主义与文学研究 | 第28-30页 |
2.3 生态女性主义文学研究的本土化展望 | 第30-33页 |
第3章 社会人与生态人:性别隐喻中的生态主义内涵 | 第33-52页 |
3.1 大地的隐喻:女性生命存在的生态化 | 第33-38页 |
3.1.1 社会性与自然性 | 第34-35页 |
3.1.2 对立性与互融性 | 第35-36页 |
3.1.3 等级性与平等性 | 第36-37页 |
3.1.4 分化性与整一性 | 第37-38页 |
3.2 征服“大地”的历史:西方父权制社会的隐喻体系 | 第38-46页 |
3.2.1 “种子”:父权之始 | 第38-41页 |
3.2.2 “天父”:等级二元结构的稳定 | 第41-43页 |
3.2.3 “处女地”:现代性的发轫 | 第43-46页 |
3.3 天尊地卑:中国父权制社会的隐喻体系 | 第46-52页 |
3.3.1 生态化:整体性、互构性与生命意识 | 第46-49页 |
3.3.2 伪生态化:尊卑秩序的构入 | 第49-52页 |
第4章 男性中心文学中女性的生态化失落 | 第52-77页 |
4.1 贞女:自我阉割的女性偶像 | 第55-61页 |
4.1.1 “生育女神”的自我阉割 | 第56-57页 |
4.1.2 “阿塔兰忒”的抗争 | 第57-58页 |
4.1.3 从维斯太的贞女到基督的新娘 | 第58-60页 |
4.1.4 中国文学中的拒婚女性 | 第60-61页 |
4.2 恋人:“弑父”同盟中的附属方 | 第61-69页 |
4.2.1 自然与自由:西方恋人的爱情体验 | 第64-65页 |
4.2.2 存意之象与性灵佳人:中国恋人形象的特质 | 第65-68页 |
4.2.3 同盟中的附属方 | 第68-69页 |
4.3 母亲:内置于父权制秩序中的女人 | 第69-73页 |
4.4 走上社会的女人:去性别的反抗者 | 第73-77页 |
第5章 当代文化及女性文学的生态化特质 | 第77-90页 |
5.1 自然性:生命意识的觉醒 | 第78-84页 |
5.2 理性与感性的关系重整 | 第84-87页 |
5.3 生态化观念的觉醒 | 第87-90页 |
5.3.1 生命意识 | 第87-88页 |
5.3.2 生态化的平等意识 | 第88-90页 |
结语 | 第90-96页 |
参考文献 | 第96-110页 |
致谢 | 第110-112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第11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