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环境回弹效应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23页 |
1.1 引言 | 第9-11页 |
1.2 中国电动汽车发展现状研究 | 第11-17页 |
1.3 电动汽车环境回弹效应的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1.3.1 电动汽车生命周期评价的国外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1.3.2 电动汽车生命周期评价的国内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1.3.3 电动汽车环境回弹效应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9页 |
1.4 研究目的 | 第19-20页 |
1.5 研究内容及结构 | 第20-23页 |
第2章 理论基础 | 第23-39页 |
2.1 生命周期评价理论 | 第23-31页 |
2.1.1 目标与范围确定 | 第25-29页 |
2.1.2 清单分析 | 第29-30页 |
2.1.3 生命周期影响评价 | 第30页 |
2.1.4 生命周期解释 | 第30-31页 |
2.2 归果生命周期评价理论 | 第31-35页 |
2.3 回弹效应理论 | 第35-39页 |
第3章 环境回弹效应 | 第39-51页 |
3.1 生命周期角度评价回弹效应的优势 | 第39-40页 |
3.2 环境回弹效应的发展 | 第40-51页 |
3.2.1 回弹效应与生命周期评价的整合 | 第40-41页 |
3.2.2 回弹效应概念的拓宽 | 第41页 |
3.2.3 回弹效应驱动因素的扩大 | 第41-42页 |
3.2.4 功能单位的拓展 | 第42-43页 |
3.2.5 基于LCA的环境回弹效应方法的进展 | 第43-51页 |
第4章 电动汽车环境回弹效应模型 | 第51-57页 |
4.1 模型建立方法 | 第51页 |
4.2 环境回弹效应模型建立 | 第51-57页 |
4.2.1 直接环境回弹效应模型 | 第52-53页 |
4.2.2 间接环境回弹效应模型 | 第53-56页 |
4.2.3 环境回弹效应模型 | 第56-57页 |
第5章 电动汽车环境回弹效应实证研究 | 第57-65页 |
5.1 直接环境回弹效应 | 第57-59页 |
5.2 间接环境回弹效应 | 第59-62页 |
5.3 结果与分析 | 第62-65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5-67页 |
6.1 全文结论 | 第65-66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5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75-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