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23页 |
1.1 我国土地退化的两种常见类型 | 第11-14页 |
1.1.1 盐碱化 | 第11-12页 |
1.1.2 喀斯特石漠化 | 第12-14页 |
1.2 生态化学计量学 | 第14-17页 |
1.2.1 生态化学计量学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4-15页 |
1.2.2 生态化学计量的基本理论和原理 | 第15-16页 |
1.2.3 碳氮磷的生态化学计量 | 第16-17页 |
1.3 DNA测序基础上的土壤微生物研究进展 | 第17-20页 |
1.3.1 土壤微生物研究进展 | 第17-19页 |
1.3.2 DNA测序技术的发展 | 第19-20页 |
1.4 人生果简介 | 第20-21页 |
1.5 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21-23页 |
1.5.1 研究内容 | 第21页 |
1.5.2 研究意义 | 第21-23页 |
第二章 喀斯特石漠化土壤和植物养分含量及其化学计量特征 | 第23-39页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第23-25页 |
2.2 材料和方法 | 第25-27页 |
2.2.1 试验材料 | 第25页 |
2.2.2 试验设计 | 第25页 |
2.2.3 采样方法 | 第25页 |
2.2.4 测定项目和方法 | 第25-27页 |
2.2.5 数据统计分析 | 第27页 |
2.3 结果与分析 | 第27-36页 |
2.3.1 样地基本属性和土壤养分库 | 第27-29页 |
2.3.2 植物叶片分析结果 | 第29-31页 |
2.3.3 植物根系分析结果 | 第31-36页 |
2.4 讨论 | 第36-38页 |
2.4.1 石漠化土壤养分含量概况 | 第36页 |
2.4.2 植物叶片化学计量比和土壤养分限制 | 第36-37页 |
2.4.3 植物根系化学计量比 | 第37-38页 |
2.5 小结 | 第38-39页 |
第三章 人生果对石漠化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影响 | 第39-55页 |
3.1 材料和方法 | 第39-43页 |
3.1.1 试验材料和试验设计 | 第39页 |
3.1.2 采样方法 | 第39-40页 |
3.1.3 测定项目和方法 | 第40-42页 |
3.1.4 数据统计分析软件 | 第42-43页 |
3.2 结果和分析 | 第43-50页 |
3.2.1 土壤酶活性 | 第43页 |
3.2.2 土壤微生物丰度和多样性 | 第43-45页 |
3.2.3 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 | 第45-50页 |
3.3 讨论 | 第50-53页 |
3.3.1 土壤酶活性 | 第50-51页 |
3.3.2 土壤微生物丰度和多样性 | 第51-52页 |
3.3.3 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 | 第52-53页 |
3.4 小结 | 第53-55页 |
第四章 石漠化土壤基本参数和颗粒、矿物组成的相关性研究 | 第55-65页 |
4.1 材料和方法 | 第55-56页 |
4.1.1 试验材料和试验设计 | 第55页 |
4.1.2 采样方法 | 第55页 |
4.1.3 测定项目和方法 | 第55-56页 |
4.1.4 数据统计分析软件 | 第56页 |
4.2 结果和分析 | 第56-61页 |
4.2.1 土壤容重和孔隙度 | 第56-57页 |
4.2.2 土壤颗粒组成 | 第57-58页 |
4.2.3 土壤矿物组成 | 第58-61页 |
4.3 讨论 | 第61-62页 |
4.3.1 石漠化土壤容重和孔隙度 | 第61页 |
4.3.2 石漠化土壤颗粒组成 | 第61页 |
4.3.3 石漠化土壤矿物组成 | 第61-62页 |
4.4 小结 | 第62-65页 |
全文总结 | 第65-67页 |
创新点 | 第67-69页 |
展望 | 第69-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8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81-83页 |
致谢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