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科学基础理论论文--环境生物学论文--环境微生物学论文

雌二醇降解菌(Rhodococcus sp. JX-2)的分离鉴定、固定化及降解性能

摘要第10-12页
ABSTRACT第12-14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5-27页
    1.1 引言第15-16页
    1.2 环境雌激素及其污染概况第16-18页
        1.2.1 环境雌激素及其分类第16页
        1.2.2 环境雌激素的来源第16页
        1.2.3 环境雌激素的危害第16-17页
        1.2.4 环境雌激素的污染现状第17-18页
    1.3 水和畜禽粪便中雌二醇第18-20页
        1.3.1 雌二醇(E2)来源及污染现状第18页
        1.3.2 E2的危害第18-19页
        1.3.3 水和畜禽粪便中E2污染治理研究进展第19-20页
    1.4 功能微生物及其固定化技术第20-22页
        1.4.1 微生物固定化技术概述第20页
        1.4.2 包埋法微生物固定化技术的影响因素第20-22页
        1.4.3 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在难降解有机物治理中的应用第22页
    1.5 抗生素及其对环境微生物的影响第22-24页
        1.5.1 抗生素及其分类第22-23页
        1.5.2 抗生素使用概况第23页
        1.5.3 环境中抗生素来源及污染风险第23-24页
        1.5.4 抗生素污染对微生物的影响第24页
    1.6 本论文研究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第24-26页
        1.6.1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24-25页
        1.6.2 主要研究内容第25-26页
    1.7 技术路线第26-27页
第二章 雌二醇降解菌JX-2的分离鉴定及降解特性第27-39页
    2.1 材料与方法第27-31页
        2.1.1 实验材料第27页
        2.1.2 培养基组成第27-28页
        2.1.3 降解菌株的分离筛选第28页
        2.1.4 菌株鉴定第28页
        2.1.5 制备菌悬液第28-29页
        2.1.6 菌株生长特性第29页
        2.1.7 E2降解实验第29-30页
        2.1.8 培养液中E2含量的测定第30页
        2.1.9 数据分析第30-31页
    2.2 结果与讨论第31-37页
        2.2.1 菌株分离及鉴定第31-33页
        2.2.2 菌株生长特性第33-34页
        2.2.3 环境条件对菌株降解E2的影响第34-35页
        2.2.4 功能菌株对E2的降解性能第35-36页
        2.2.5 菌株代谢产物的鉴定第36-37页
    2.3 讨论第37页
    2.4 结论第37-39页
第三章 雌二醇降解菌JX-2固定化菌剂的制备及其对污水和牛粪中雌二醇的去除作用第39-49页
    3.1 材料与方法第39-42页
        3.1.1 实验材料第39页
        3.1.2 培养基组成第39页
        3.1.3 菌株固定化条件的选择第39-40页
        3.1.4 环境条件对固定化菌剂降解E2的影响第40页
        3.1.5 固定化菌剂对污水和牛粪中E2的去除作用第40-41页
        3.1.6 污水和牛粪中E2的分析方法第41页
        3.1.7 数据分析第41-42页
    3.2 结果与分析第42-45页
        3.2.1 菌株固定化最佳包埋条件第42-43页
        3.2.2 环境条件对固定化菌剂降解E2的影响第43-44页
        3.2.3 固定化菌剂对污水和牛粪中E2的去除第44-45页
    3.3 讨论第45-46页
    3.4 结论第46-49页
第四章 12种抗生素对雌二醇降解菌JX-2降解性能的影响第49-61页
    4.1 材料与方法第49-51页
        4.1.1 实验材料第49-50页
        4.1.2 培养基组成第50页
        4.1.3 菌株对抗生素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第50页
        4.1.4 抗生素对菌株生物量及降解性能的影响第50页
        4.1.5 混合抗生素对纯培养条件下菌株JX-2降解E2的影响第50-51页
        4.1.6 混合抗生素对污水中菌株JX-2降解E2的影响第51页
        4.1.7 培养液中E2含量的测定第51页
        4.1.8 数据分析第51页
    4.2 结果与分析第51-58页
        4.2.1 最小抑菌浓度第51-52页
        4.2.2 抗生素对菌株JX-2降解E2的影响第52-55页
        4.2.3 抗生素对菌株JX-2生物量的影响第55-56页
        4.2.4 混合抗生素对纯培养条件下菌株JX-2降解E2的影响第56-57页
        4.2.5 混合抗生素对污水中菌株JX-2降解E2的影响第57-58页
    4.3 讨论第58-60页
    4.4 结论第60-61页
第五章 总结和展望第61-65页
    5.1 总结第61-62页
    5.2 创新点第62页
    5.3 展望第62-65页
参考文献第65-77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7-79页
致谢第79-81页
附录Ⅰ 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操作标准第81-83页
附录Ⅱ 菌株JX-2的16S rRNA基因序列第83页

论文共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路域植被冠层含水量遥感定量反演及动态监测
下一篇:种植人生果对石林喀斯特地区土壤化学计量与微生物群落影响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