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沅江方言复句连词研究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1. 绪论 | 第11-17页 |
1.1 湖南沅江人文地理概况 | 第11-12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3 论文主要内容、方法及意义 | 第15-17页 |
2.沅江方言复句连词概说 | 第17-30页 |
2.1 沅江方言复句连词的范围界定 | 第17-24页 |
2.1.1 连词与介词的区别 | 第17-19页 |
2.1.2 连词与副词的区别 | 第19-21页 |
2.1.3 连词与语气词的区别 | 第21-24页 |
2.2 复句连词的分类 | 第24-30页 |
3.沅江方言复句连词的用法 | 第30-56页 |
3.1 联合复句连词 | 第30-37页 |
3.1.1 并列连词 | 第30-31页 |
3.1.2 连贯连词 | 第31页 |
3.1.3 递进连词 | 第31-35页 |
3.1.4 选择连词 | 第35-37页 |
3.2 偏正复句连词 | 第37-56页 |
3.2.1 因果连词 | 第37-41页 |
3.2.2 目的连词 | 第41-43页 |
3.2.3 条件连词 | 第43-45页 |
3.2.4 假设连词 | 第45-52页 |
3.2.5 转折连词 | 第52-53页 |
3.2.6 让步连词 | 第53-56页 |
4.连词“X得”的语法意义 | 第56-62页 |
4.1 连词“X得”的范围及来源 | 第56页 |
4.2“X得”式连词 | 第56-62页 |
4.2.1 因果连词“才得” | 第57页 |
4.2.2 假设连词“莫得” | 第57-58页 |
4.2.3 假设连词“把得” | 第58-59页 |
4.2.4 假设连词“到得” | 第59-60页 |
4.2.5 目的/因果连词“为得” | 第60-61页 |
4.2.6 目的连词“省得” | 第61-62页 |
5.连词“哦”及其语法化 | 第62-72页 |
5.1“哦”和“阿”的用法及其比较 | 第62-65页 |
5.2 连词“哦”的用法 | 第65-69页 |
5.2.1“哦”的位置 | 第65-66页 |
5.2.2“哦”的语法意义 | 第66-69页 |
5.3“哦”的语法化 | 第69-72页 |
6.沅江方言复句连词的特点 | 第72-76页 |
6.1 沅江方言与益阳方言复句连词的比较 | 第72-74页 |
6.1.1 个别关联词语的词性确定 | 第72-73页 |
6.1.2 个别连词的用法不同 | 第73-74页 |
6.2 沅江方言复句连词的特点 | 第74-76页 |
6.2.1 语素组成的丰富性 | 第74页 |
6.2.2 语法化现象突出 | 第74-75页 |
6.2.3 多词一义或一词多义 | 第75-76页 |
结语 | 第76-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1页 |
附录 1:沅江方言的语音系统 | 第81-83页 |
附录 2:沅江方言的语法纲要 | 第83-92页 |
科研成果 | 第92-93页 |
后记 | 第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