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绪论 | 第10-13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0页 |
二、文献综述与回顾 | 第10-12页 |
三、研究方法与意义 | 第12-13页 |
第一章 我国现行知识产权审判模式存在的问题 | 第13-20页 |
第一节 “三审分立”审判模式存在的问题 | 第13-16页 |
一、“三审分立”模式下难以形成知识产权审判的专业性 | 第13-14页 |
二、“三审分立”模式下难以摆脱地方保护主义的弊端 | 第14页 |
三、多头管理和程序冲突问题导致审判效率的低下 | 第14-15页 |
四、“三审分立”模式下不利于部门之间的协调沟通 | 第15-16页 |
第二节 “三审合一”审判模式存在的问题 | 第16-20页 |
一、知识产权审判庭负担加重,难以实现审判公正与效率的平衡 | 第16-17页 |
二、各地区无统一模式,难以在全国普遍适用 | 第17-18页 |
三、缺乏相关法律的支撑 | 第18-20页 |
第二章 我国知识产权法院体系构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第20-30页 |
第一节 知识产权法院体系构建的必要性分析 | 第20-26页 |
一、知识产权法院的构建,有助于提高司法效率 | 第20-21页 |
二、知识产权法院的构建,有助于推动司法改革,实现司法公正 | 第21-23页 |
三、知识产权法院的构建,有助于完善我国知识产权的司法保护体系 | 第23-24页 |
四、知识产权法院的构建,有助于提高我国保护知识产权的国际形象 | 第24-26页 |
第二节 知识产权法院体系构建的可行性分析 | 第26-30页 |
一、我国知识产权发展战略的逐步实施 | 第26-27页 |
二、现实条件的逐步完备 | 第27-29页 |
三、以往经验的累积与借鉴 | 第29-30页 |
第三章 我国知识产权法院体系构建的模式选择 | 第30-41页 |
第一节 独立知识产权法院体系模式 | 第30-35页 |
一、独立知识产权法院体系梗概 | 第30-32页 |
二、独立知识产权法院体系模式的优与劣 | 第32-35页 |
第二节 知识产权上诉法院体系模式 | 第35-39页 |
一、知识产权上诉法院体系梗概 | 第35-37页 |
二、上诉法院体系模式的优与劣 | 第37-39页 |
第三节 专利、商标上诉法院体系模式—以北京知识产权法院为例 | 第39-41页 |
第四章 我国独立知识产权法院体系模式的构建 | 第41-56页 |
第一节 独立知识产权法院体系的构建原则和架构 | 第41-45页 |
一、体系构建的原则 | 第41-44页 |
二、体系架构 | 第44-45页 |
第二节 法院管辖制度的确立 | 第45-49页 |
一、地域管辖制度 | 第45-48页 |
二、案件管辖制度 | 第48-49页 |
第三节 法院内部组织结构的规划 | 第49-56页 |
一、法院内部机构的设置 | 第50-52页 |
二、法官的遴选机制 | 第52-54页 |
三、专家陪审员制度的引入 | 第54-56页 |
结语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后记 | 第61-6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