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性别平等的法律保障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引言 | 第10-14页 |
一、性别平等的界定 | 第14-26页 |
(一)性别平等概述 | 第14-19页 |
(二)社会性别理论下的性别平等 | 第19-26页 |
二、我国性别平等的法律保障问题及其原因 | 第26-38页 |
(一)我国性别平等法律保障中存在的问题 | 第26-31页 |
1.法律特殊保护多于赋权 | 第26-27页 |
2.女性法律主体地位缺乏独立性 | 第27-28页 |
3.歧视性条款仍见诸法律 | 第28-29页 |
4.女性具体权益保障难以落实 | 第29-30页 |
5.现有法律力图实现男女形式平等 | 第30-31页 |
(二)我国性别平等法律保障问题的原因 | 第31-38页 |
1.公众深受传统观念的影响 | 第31-32页 |
2.法律对“私领域”的性别歧视行为介入不够 | 第32-35页 |
3.现有社会分工掩盖了女性贡献的社会价值 | 第35页 |
4.女性权益保障法律未能发挥应有作用 | 第35-38页 |
三、解决我国性别平等法律保障问题的思路 | 第38-42页 |
(一)合理界定私人领域的自由限度 | 第38页 |
(二)将性别意识纳入社会发展和决策中 | 第38-39页 |
(三)政府应主动承担社会职能 | 第39-40页 |
(四)完善性别平等的法律规定 | 第40-41页 |
(五)加大男女平等理念的宣传 | 第41-42页 |
结语 | 第42-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