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引言 | 第9-19页 |
一、选题理由与意义 | 第9-10页 |
(一)选题理由 | 第9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第10-12页 |
(一)团队 | 第10-11页 |
(二)教学团队 | 第11-12页 |
(三)教师的个性化发展 | 第12页 |
三、文献综述 | 第12-17页 |
(一)国外关于教学团队的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二)国内关于教学团队的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7-19页 |
(一)研究思路 | 第17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7-19页 |
第一章 我国中小学教学团队建设的基本方式 | 第19-25页 |
一、集体备课式 | 第19页 |
二、师徒结对式 | 第19-21页 |
三、协同教学式 | 第21页 |
四、教学研究组 | 第21-22页 |
五、名师引领式 | 第22-25页 |
第二章 目前中小学教学团队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5-31页 |
一、对教学团队的认识存在偏差 | 第25-27页 |
二、团队成员的培养路径难以区别对待 | 第27-28页 |
三、团队内部成员的同质性问题突出 | 第28-31页 |
第三章 建设基于教师个性化发展的教学团队的策略 | 第31-36页 |
一、唤醒教师的自我发展意识,制定弹性的评价机制 | 第31-32页 |
(一)唤醒教师自我发展意识 | 第31页 |
(二) 制定弹性的评价机制 | 第31-32页 |
二、培养带头人的教学个性,引领其他团队成员发展 | 第32-35页 |
(一)培养有教学个性的学科带头人 | 第32-33页 |
(二)注重其他教师的个性化发展 | 第33-35页 |
三、在团队中实现优势互补 | 第35-36页 |
第四章 基于教师个性化发展的教学团队建设的实践成效 | 第36-40页 |
一、避免了个人主义教学倾向 | 第36-37页 |
二、提升了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 | 第37-38页 |
三、提高了学校教学质量 | 第38-40页 |
第五章 建设基于教师个性化发展的教学团队的反思 | 第40-44页 |
一、培养教师的教学个性 | 第40-41页 |
二、建立专业学习共同体 | 第41-42页 |
三、制定分层次培训机制 | 第42-44页 |
结语 | 第44-46页 |
注释 | 第46-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附录 | 第52-5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