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1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3 文献综述 | 第12-16页 |
1.3.1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2-14页 |
1.3.2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4-16页 |
1.3.3 文献述评 | 第16页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6-19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6-19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9页 |
1.5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19-21页 |
1.5.1 本文的创新 | 第19-20页 |
1.5.2 本文的不足 | 第20-21页 |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21-27页 |
2.1 概念界定 | 第21-22页 |
2.1.1 轻资产 | 第21页 |
2.1.2 轻资产运营模式 | 第21-22页 |
2.1.3 企业价值 | 第22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22-27页 |
2.2.1 价值链理论 | 第22-25页 |
2.2.2 资本价值理论 | 第25-26页 |
2.2.3 基于企业价值创造的财务绩效评价理论 | 第26-27页 |
第3章 轻资产运营下企业价值创造路径的理论分析 | 第27-35页 |
3.1 价值链前端 | 第29-30页 |
3.1.1 加大研发投入打造新产品 | 第29页 |
3.1.2 战略联盟或并购扩大业务范围 | 第29-30页 |
3.2 价值链中端 | 第30-32页 |
3.2.1 生产外包降低固定资产投资 | 第30-31页 |
3.2.2 融资方式多元化降低资本成本 | 第31-32页 |
3.2.3 优化管理制度整合企业资源 | 第32页 |
3.3 价值链后端 | 第32-35页 |
3.3.1 加强客户关系提高客户粘性 | 第32-33页 |
3.3.2 注重品牌宣传提升品牌价值 | 第33-35页 |
第4章 海澜之家轻资产运营的案例介绍 | 第35-45页 |
4.1 海澜之家基本情况 | 第35-41页 |
4.1.1 海澜之家简介 | 第35-37页 |
4.1.2 海澜之家轻资产运营的判定 | 第37-39页 |
4.1.3 海澜之家轻资产运营的结构特征 | 第39-41页 |
4.2 海澜之家轻资产运营模式的可行性 | 第41-43页 |
4.2.1 研发设计优势 | 第41-42页 |
4.2.2 运营管理优势 | 第42页 |
4.2.3 销售模式优势 | 第42-43页 |
4.2.4 品牌建设优势 | 第43页 |
4.3 海澜之家轻资产运营的动因 | 第43-45页 |
4.3.1 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 | 第43-44页 |
4.3.2 行业竞争激烈 | 第44页 |
4.3.3 传统服装行业转型升级 | 第44-45页 |
第5章 海澜之家轻资产运营企业价值创造路径及效果分析 | 第45-82页 |
5.1 价值链前端 | 第46-52页 |
5.1.1 注重产品研发设计 | 第46-50页 |
5.1.2 与供应商联合开发 | 第50-52页 |
5.2 价值链中端 | 第52-58页 |
5.2.1 大举外包战略 | 第52-55页 |
5.2.2 实施赊购模式 | 第55-58页 |
5.3 价值链后端 | 第58-68页 |
5.3.1 加大品牌营销力度 | 第58-61页 |
5.3.2 实施“托管加盟”模式 | 第61-65页 |
5.3.3 线上线下销售相结合 | 第65-66页 |
5.3.4 健全物流运输体系 | 第66-67页 |
5.3.5 提升客户体验度 | 第67-68页 |
5.4 海澜之家轻资产运营价值创造效果分析 | 第68-82页 |
5.4.1 对比对象的选取 | 第68-69页 |
5.4.2 市场指标分析 | 第69-71页 |
5.4.3 财务绩效分析 | 第71-82页 |
第6章 结论与启示 | 第82-86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82-83页 |
6.2 案例启示 | 第83-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89页 |
致谢 | 第89-90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