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不对称Salamo型双肟及其Co(Ⅱ)、Ni(Ⅱ)、和Zn(Ⅱ)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和性质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引言第11-25页
    1.1 肟类化合物第12页
    1.2 Salen型配合物第12-14页
    1.3 Salen型金属配合物的研究及应用进展第14-19页
        1.3.1 国内外对Salen型金属配合物研究进展第14页
        1.3.2 催化领域Salen型金属配合物的研究进展第14-15页
        1.3.3 光电领域Salen型金属配合物的研究进展第15-16页
        1.3.4 医药、生物领域Salen型金属配合物的研究进展第16-18页
        1.3.5 分子、离子识别领域Salen型金属配合物的研究进展第18-19页
    1.4 Salen型金属配合物的研究及应用进展第19-21页
        1.4.1 Salen型金属Co(Ⅱ)配合物的应用第19-20页
        1.4.2 Salen型金属Zn(Ⅱ)配合物的应用第20页
        1.4.3 Salen型金属Ni(Ⅱ)配合物的应用第20-21页
    1.5 选题及意义第21页
    1.6 本论文研究内容和方法第21-25页
        1.6.1 研究内容第21-22页
        1.6.2 研究方法第22-25页
第二章 5-(N,N-二乙胺基)-5'-甲氧基-2,2'-[乙二氧双(氮次甲基)]二酚(H_2L~1)及其Co(Ⅱ)、Zn(Ⅱ)、Ni(Ⅱ) 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光谱性质分析第25-45页
    2.1 实验部分第25-29页
        2.1.1 试剂第25页
        2.1.2 仪器及分析方法第25页
        2.1.3 配体H_2L~1的合成及单晶培养第25-26页
        2.1.4 H_2L~1-Co(Ⅱ)、Zn(Ⅱ)、Ni(Ⅱ)配合物 1、2、3 的合成及单晶培养第26-28页
        2.1.5 X-射线单晶衍射结构分析第28-29页
    2.2 结果与讨论第29-44页
        2.2.1 元素分析第29页
        2.2.2 溶解性测定第29-30页
        2.2.3 核磁共振第30页
        2.2.4 红外光谱分析第30-32页
        2.2.5 紫外光谱分析第32-33页
        2.2.6 荧光光谱分析第33-35页
        2.2.7 配合物 1、2、3 的晶体结构第35-44页
    2.3 小结第44-45页
第三章 5-(N,N-二乙胺基)-6'-氯-2,2'-[乙二氧双(氮次甲基)]二酚(H_2L~2)及其Co(Ⅱ)、Zn(Ⅱ)、Ni(Ⅱ) 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光谱性质分析第45-66页
    3.1 实验部分第45-48页
        3.1.1 试剂第45页
        3.1.2 仪器及分析方法第45页
        3.1.3 配体H_2L~2的合成第45-46页
        3.1.4 H_2L~2-Co(Ⅱ)、Zn(Ⅱ)、Ni(Ⅱ)配合物 4、5、6 的合成及单晶培养第46-47页
        3.1.5 X-射线单晶衍射结构分析第47-48页
    3.2 结果与讨论第48-65页
        3.2.1 元素分析第48-49页
        3.2.2 溶解性测定第49页
        3.2.3 核磁共振第49-50页
        3.2.4 红外光谱分析第50-52页
        3.2.5 紫外光谱分析第52-53页
        3.2.6 荧光光谱分析第53-56页
        3.2.7 配合物 4、5、6 的晶体结构第56-65页
    3.3 小结第65-66页
第四章 5-(N,N-二乙胺基)-4',6''-二溴-2,2'-[乙二氧双(氮次甲基)]二酚(H_2L~3)及其Co(Ⅱ)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光谱性质分析第66-76页
    4.1 实验部分第66-68页
        4.1.1 试剂第66页
        4.1.2 仪器及分析方法第66页
        4.1.3 配体H_3L~3的合成第66-67页
        4.1.4 H_2L~3-Co(Ⅱ)配合物7的合成及单晶培养第67页
        4.1.5 X-射线单晶衍射结构分析第67-68页
    4.2 结果与讨论第68-75页
        4.2.1 元素分析第68-69页
        4.2.2 溶解性测定第69页
        4.2.3 核磁共振第69-70页
        4.2.4 红外光谱分析第70-71页
        4.2.5 紫外光谱分析第71-72页
        4.2.6 荧光光谱分析第72-73页
        4.2.7 H_2L~3及其Co(Ⅱ)配合物的晶体结构第73-75页
    4.3 小结第75-76页
结论第76-78页
致谢第78-79页
参考文献第79-85页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第85页

论文共8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氧化还原介体在微生物燃料电池中的应用
下一篇:软脆晶体铌酸锂的磨削实验与数值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