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3页 |
1.1 本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1 径向注浆研究现状 | 第11页 |
1.2.2 径向注浆对支护结构影响的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3 目前存在的问题 | 第12页 |
1.4 主要研究方法和内容 | 第12-13页 |
第二章 软弱围岩隧道径向注浆机理研究及模拟方法 | 第13-24页 |
2.1 岩体注浆理论 | 第13-18页 |
2.1.1 多孔介质注浆理论 | 第13-17页 |
2.1.2 拟连续介质注浆理论 | 第17页 |
2.1.3 裂隙介质注浆理论 | 第17-18页 |
2.1.4 孔隙和裂隙双重介质注浆理论 | 第18页 |
2.2 压密式注浆 | 第18-21页 |
2.2.1 简介 | 第18-19页 |
2.2.2 压密式注浆方式 | 第19-20页 |
2.2.3 控制性径向压密注浆工艺 | 第20-21页 |
2.3 围岩参数变化以及注浆压力的模拟方法 | 第21-24页 |
2.3.1 围岩参数变化的模拟 | 第21-23页 |
2.3.2 注浆压力的模拟 | 第23-24页 |
第三章 数值模拟方案 | 第24-29页 |
3.1 有限元计算模型 | 第24-26页 |
3.1.1 几何模型 | 第24-26页 |
3.1.2 数值分析模型 | 第26页 |
3.2 数值模型参数的确定 | 第26-27页 |
3.3 径向注浆工况的模拟 | 第27-29页 |
第四章 不同注浆顺序对隧道二次衬砌的影响研究 | 第29-43页 |
4.1 二次衬砌轴力对比分析 | 第29-31页 |
4.2 二次衬砌弯矩对比分析 | 第31-33页 |
4.3 二次衬砌安全系数对比分析 | 第33-36页 |
4.4 仰拱-侧墙-拱顶顺序注浆影响分析 | 第36-42页 |
4.4.1 注浆对二衬衬砌轴力影响分析 | 第36-38页 |
4.4.2 注浆对二衬衬砌弯矩影响分析 | 第38-40页 |
4.4.3 注浆对二衬衬砌安全系数影响分析 | 第40-42页 |
4.5 小结 | 第42-43页 |
第五章 二次衬砌径向注浆初始压力研究 | 第43-54页 |
5.1 初始注浆压力对 0.7m厚二次衬砌的影响分析 | 第43-47页 |
5.1.1 二次衬砌轴力对比分析 | 第43-44页 |
5.1.2 二次衬砌弯矩对比分析 | 第44-45页 |
5.1.3 二次衬砌安全系数对比分析 | 第45-47页 |
5.2 初始注浆压力对 0.8m厚二次衬砌的影响分析 | 第47-51页 |
5.2.1 二次衬砌轴力对比分析 | 第47-48页 |
5.2.2 二次衬砌弯矩对比分析 | 第48-49页 |
5.2.3 二次衬砌安全系数对比分析 | 第49-51页 |
5.3 对比分析 | 第51-53页 |
5.4 小结 | 第53-54页 |
第六章 不同径向注浆压力对二次衬砌影响研究 | 第54-66页 |
6.1 不同第二段注浆压力对二次衬砌的影响分析 | 第54-57页 |
6.1.1 二次衬砌轴力对比分析 | 第54-55页 |
6.1.2 二次衬砌弯矩对比分析 | 第55-56页 |
6.1.3 二次衬砌安全系数对比分析 | 第56-57页 |
6.2 不同第三段注浆压力对二次衬砌的影响分析 | 第57-65页 |
6.2.1 各观测点二次衬砌安全系数对比分析 | 第58-60页 |
6.2.2 不同第二段注浆压力时二次衬砌安全性对比分析 | 第60-65页 |
6.3 小结 | 第65-66页 |
第七章 径向注浆技术在双碑隧道中的应用 | 第66-75页 |
7.1 工程概况 | 第66页 |
7.2 工程地质和水文条件 | 第66-68页 |
7.2.1 工程地质条件 | 第66-67页 |
7.2.2 水文地质条件 | 第67-68页 |
7.3 模型参数选取 | 第68页 |
7.4 二衬衬砌安全性对比评价 | 第68-74页 |
7.4.1 相同深度径向注浆对二衬衬砌的影响分析 | 第69-71页 |
7.4.2 不同深度径向注浆对二衬衬砌的影响分析 | 第71-74页 |
7.5 小结 | 第74-75页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5-77页 |
8.1 结论 | 第75-76页 |
8.2 展望 | 第76-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