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机器人技术论文--机械手论文

侧取机械手的结构设计与分析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18页
    1.1 课题的来源、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3-14页
        1.1.1 课题来源第13页
        1.1.2 课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3-14页
    1.2 注塑机械手概述第14-15页
    1.3 注塑机械手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第15页
    1.4 课题的研究内容与目标第15-16页
    1.5 本文的组织结构第16-17页
    1.6 本章小结第17-18页
第二章 侧取机械手的设计要求第18-23页
    2.1 侧取机械手结构设计原则第18-19页
    2.2 侧取机械手结构方案第19-20页
    2.3 侧取机械手驱动方式的选择第20-21页
    2.4 侧取机械手的性能参数第21-22页
    2.5 本章小结第22-23页
第三章 侧取机械手的结构设计第23-37页
    3.1 侧取机械手结构设计第23-28页
        3.1.1 手臂第23-25页
        3.1.2 引拔第25-26页
        3.1.3 吸盘与夹具组第26-27页
        3.1.4 底座第27-28页
    3.2 侧取机械手的装配第28-31页
        3.2.1 装配体的结构第29-30页
        3.2.2 侧取机械手装配体的干涉检查第30-31页
    3.3 侧取机械手外购件选型计算第31-36页
        3.3.1 导轨第31-32页
        3.3.2 伺服电机第32-34页
        3.3.3 气缸第34-35页
        3.3.4 油压缓冲器第35-36页
    3.4 本章小结第36-37页
第四章 侧取机械手的力学分析第37-57页
    4.1 有限元方法与软件第37-38页
        4.1.1 有限元方法第37页
        4.1.2 有限元软件第37-38页
    4.2 有限元建模第38-40页
        4.2.1 模型的简化处理第39页
        4.2.2 Workbench环境中网格的划分第39页
        4.2.3 载荷与约束的设置原则第39-40页
    4.3 静力学分析第40-44页
        4.3.1 分析过程第40-42页
        4.3.2 结果分析第42-44页
    4.4 动力学分析第44-48页
        4.4.1 动态特性第44页
        4.4.2 模态分析第44-48页
    4.5 手臂梁结构优化第48-55页
        4.5.1 拓扑优化第48-49页
        4.5.2 优化结果分析第49-55页
    4.6 本章小结第55-57页
第五章 侧取机械手的运动学分析第57-70页
    5.1 仿真软件介绍第57-58页
        5.1.1 虚拟样机技术第57页
        5.1.2 ADAMS仿真软件第57-58页
    5.2 虚拟样机模型的分析过程第58-64页
        5.2.1 虚拟样机模型的建立第59-60页
        5.2.2 零件属性设置第60-61页
        5.2.3 添加约束与驱动第61-64页
    5.3 仿真结果第64-67页
        5.3.1 手臂伸缩运动的仿真曲线第64-65页
        5.3.2 手臂上下运动的仿真曲线第65-66页
        5.3.3 手臂旋转运动的仿真曲线第66-67页
    5.4 调整后侧取机械手运动学仿真第67-69页
    5.5 本章小结第69-70页
第六章 侧取机械手测试与应用第70-73页
    6.1 课题项目验收第70页
    6.2 振动测试验证第70-72页
    6.3 应用前景第72页
    6.4 本章小结第72-73页
总结与展望第73-74页
参考文献第74-77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第77-79页
致谢第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关节臂式机器人示教轨迹采集系统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基于主题抽取演化模型的实时新闻推荐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