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城市规划论文--城市规划布局论文--特殊分区规划论文

四川盆地山地型寺观景区规划研究--以绵竹三溪寺景区规划为例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1 绪论第7-27页
    1.1 研究背景第7-8页
        1.1.1 山地型寺观的丰富自然与文化资源第7页
        1.1.2 中国旅游业的持续发展和广阔前景第7页
        1.1.3 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第7-8页
        1.1.4 旅游对环境的冲击第8页
    1.2 研究的目的、意义第8-9页
        1.2.1 加强灾后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第8-9页
        1.2.2 传承传统造园理论,丰富创作手法第9页
        1.2.3 带动川西旅游业发展第9页
    1.3 寺观园林保护规划研究第9-11页
        1.3.1 寺观环境相关研究第9-10页
        1.3.2 寺观景区保护规划相关研究第10页
        1.3.3 植物景观相关研究第10页
        1.3.4 四川地方寺观环境特色相关研究第10-11页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第11页
        1.4.1 研究对象第11页
        1.4.2 研究方法第11页
    1.5 相关案例分析第11-27页
        1.5.1 四川峨眉山清音阁第12-14页
        1.5.2 四川青城山建福宫第14-17页
        1.5.3 四川青城山天师洞第17-20页
        1.5.4 四川乐山凌云寺大佛寺第20-22页
        1.5.5 浙江省杭州定慧禅寺(俗名虎跑寺)第22-25页
        1.5.6 江苏省南京灵谷寺第25-27页
2 山地型寺观景区概论第27-28页
    2.1 山地型寺观概念第27页
    2.2 景区的概念第27-28页
3 寺观景区保护规划的影响因素及相关保护理论第28-36页
    3.1 中国山水文化的影响第28-31页
        3.1.1 中国山水文化内涵第28-30页
        3.1.2 中国山水文化对山地型寺观的影响第30-31页
    3.2 与山地型景区文化资源相关公约第31-33页
        3.2.1 国际公约第31-32页
        3.2.2 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第32-33页
    3.3 山地型寺观景区文化与自然资源保护与利用原则第33-36页
        3.3.1 “可持续发展”原则第33-34页
        3.3.2 “原真性”原则第34页
        3.3.3 “低碳”原则探索第34-36页
        3.3.4 低影响开发原则第36页
4. 现今寺观景区规划建设的主要问题第36-38页
    4.1 缺乏寺观保护规划体系的构建第36-37页
    4.2 对寺观景区规划设计研究不足第37页
    4.3 寺观景区欠缺有效管理第37-38页
5 三溪寺景区概况第38-41页
    5.1 三溪寺概况第38-39页
    5.2 三溪寺景区自然资源第39页
    5.3 三溪寺景区历史文化资源第39-40页
    5.5 三溪寺景区面临的问题第40-41页
参考文献第41-42页
图表目录第42-43页
导师简介第43-45页
个人简介第45-46页
致谢第46-48页
附件第48-110页

论文共11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建筑施工企业应收账款证券化研究
下一篇:基于生态主义的城市湿地公园水系规划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