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各种企业经济论文--联合企业经济论文--高新技术企业论文

基于动态能力的中小型高科技企业成长性评价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绪论第10-21页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第10-12页
        1.1.1 论文研究背景第10-11页
        1.1.2 论文研究目的第11页
        1.1.3 论文研究意义第11-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8页
        1.2.1 国外关于动态能力的研究现状第12-14页
        1.2.2 国内外关于企业成长性的研究现状第14-16页
        1.2.3 国内外关于中小型高科技企业的研究现状第16-17页
        1.2.4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第17-18页
    1.3 论文的写作思路及研究方法第18-19页
        1.3.1 论文写作思路第18-19页
        1.3.2 研究方法第19页
    1.4 论文创新之处第19-21页
第2章 动态能力对中小型高科技企业成长性影响机理理论模型构建第21-37页
    2.1 中小型高科技企业的概念和特征第21-23页
        2.1.1 中小型企业的概念和特征第21-23页
        2.1.2 中小型高科技企业的概念和特征第23页
    2.2 动态能力内涵的界定与维度的划分第23-29页
        2.2.1 动态能力内涵的界定第24-26页
        2.2.2 动态能力维度的划分第26-27页
        2.2.3 动态能力维度的界定第27-29页
    2.3 中小型高科技企业成长性的相关理论及衡量标准的建立第29-33页
        2.3.1 中小型高科技企业成长性的相关理论分析第29-31页
        2.3.2 中小型高科技企业成长性的内涵第31-32页
        2.3.3 中小型高科技企业成长性的衡量标准的选取第32-33页
    2.4 动态能力对中小型高科技企业成长性作用机理理论模型第33-36页
        2.4.1 动态能力对中小型高科技企业成长性的作用机理第33-34页
        2.4.2 动态能力对中小型高科技企业成长性的影响关系假设第34-36页
    2.5 本章小结第36-37页
第3章 模型验证与修正第37-48页
    3.1 量表统计第37-38页
    3.2 问卷设计与样本来源第38-39页
        3.2.1 问卷设计第38-39页
        3.2.2 数据收集第39页
        3.2.3 数据基本情况统计及缺失值处理第39页
    3.3 信度效度分析第39-43页
        3.3.1 描述统计第39-40页
        3.3.2 测量信度统计第40-41页
        3.3.3 测量效度统计第41-43页
    3.4 结构方程模型的分析过程第43-47页
        3.4.1 结构方程模型的构建第43页
        3.4.2 结构方程模型的估计与评价第43-45页
        3.4.3 结构方程模型的修正第45-47页
    3.5 本章小结第47-48页
第4章 基于动态能力的中小型高科技企业成长性评价第48-54页
    4.1 评价指标的选取与权重的确定第48-49页
        4.1.1 评价指标的选取第48页
        4.1.2 权重的确定第48-49页
    4.2 基于动态能力的中小型高科技企业成长性评价模型构建第49-52页
        4.2.1 评价方法的介绍及选取第49-51页
        4.2.2 评价过程第51-52页
    4.3 本章小结第52-54页
第5章 基于GDBS公司的实证研究第54-59页
    5.1 企业介绍第54页
    5.2 评价过程及结果分析第54-56页
        5.2.1 评价过程第54-56页
        5.2.2 实证结果分析第56页
    5.3 GDBS公司企业成长性提升对策第56-58页
    5.4 本章小结第58-59页
结论第59-61页
参考文献第61-6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第66-67页
致谢第67-68页
附录第68-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东北地区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评价研究
下一篇:HG公司研发人员薪酬结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