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独立电源技术(直接发电)论文--光电池论文--太阳能电池论文

CH3NH3PbI3及Br掺杂材料的膜制备与在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11-26页
    1.1 引言第11页
    1.2 太阳能电池的发展历程第11-13页
    1.3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第13-24页
        1.3.1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研究现状第13-16页
        1.3.2 钙钛矿材料的化学结构及能带结构第16-17页
        1.3.3 钙钛矿材料的制备方法第17-19页
        1.3.4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结构及工作原理第19-22页
        1.3.5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特点第22-24页
    1.4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第24页
    1.5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及研究内容第24-26页
第2章 碘铅甲胺及溴掺杂系列薄膜与其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制备第26-39页
    2.1 实验原料与设备第26-27页
    2.2 制备方法及路线第27-36页
        2.2.1 基片的清洗第27-28页
        2.2.2 光阳极(NR-TiO_2/BL-TiO_2/FTO)的制备第28-30页
        2.2.3 CH_3NH_3PbI_3粉末的制备第30-32页
        2.2.4 CH_3NH_3PbBr_3粉末的制备第32-33页
        2.2.5 混合前驱体溶液的制备第33-35页
        2.2.6 碘铅甲胺以及溴掺杂系列薄膜的制备第35-36页
    2.3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制备方法第36-37页
        2.3.1 CH_3NH_3PbI_3太阳能电池的制备第36页
        2.3.2 溴掺杂系列太阳能电池的制备第36-37页
    2.4 结构及性能表征的方法第37-39页
第3章 CH_3NH_3PbI_3薄膜与太阳能电池的结构及性能分析第39-58页
    3.1 光阳极的结构及性能的表征与分析第39-42页
        3.1.1 致密层的结构及形貌表征第39-40页
        3.1.2 电子传输层的结构和形貌研究第40-42页
    3.2 碘铅甲胺薄膜的结构与性能的表征与分析第42-52页
        3.2.1 致密层的结构及形貌表征第42-43页
        3.2.2 碘铅甲胺粉末的制备与表征第43页
        3.2.3 碘铅甲胺薄膜的制备研究第43-45页
        3.2.4 不同厚度二氧化钛纳米阵列对薄膜结构及形貌的影响第45-47页
        3.2.5 退火温度对薄膜结构及形貌的影响第47-49页
        3.2.6 退火时间对薄膜结构及形貌的影响第49-50页
        3.2.7 CH_3NH_3PbI_3前驱体溶液浓度对薄膜结构及性能的影响第50-52页
    3.3 CH_3NH_3PbI_3太阳能电池的性能研究第52-58页
        3.3.1 前驱体溶液浓度对电池性能的影响第53-54页
        3.3.2 NR-TiO_2厚度对电池性能的影响第54-55页
        3.3.3 退火温度对电池性能的影响第55-56页
        3.3.4 CH_3NH_3PbI_3太阳能电池的形貌第56-58页
第4章 溴掺杂系列薄膜及其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性能研究第58-69页
    4.1 溴掺杂系列薄膜的结构及性能研究第58-65页
        4.1.1 CH_3NH_3Br的制备与表征第58页
        4.1.2 CH_3NH_3PbBr_3粉末的制备与表征第58-60页
        4.1.3 CH_3NH_3Pb(I_(1-x)Br_x)_3/NR-TiO_2/BL-TiO_2/FTO薄膜的制备与表征第60-65页
    4.2 溴掺杂系列太阳能电池的性能研究第65-69页
第5章 结论与展望第69-71页
    5.1 结论第69-70页
    5.2 展望第70-71页
致谢第71-72页
参考文献第72-76页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论文发表情况第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纳米氧化铁在植物缺铁黄化病防治中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锁紧螺栓对PEMFC电堆双极板热力变形影响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