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4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4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2-14页 |
1.2 PEMFC的组成及其工作原理 | 第14-19页 |
1.2.1 PEMFC的组成 | 第14-18页 |
1.2.2 PEMFC的工作原理 | 第18-19页 |
1.3 PEMFC封装特点及其研究现状 | 第19-22页 |
1.3.1 PEMFC封装特点 | 第19-20页 |
1.3.2 PEMFC封装技术研究现状 | 第20-22页 |
1.4 本文工作 | 第22-24页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2-23页 |
1.4.2 本文研究框架 | 第23-24页 |
第2章 PEMFC数学模型 | 第24-30页 |
2.1 PEMFC经验模型 | 第24-25页 |
2.2 PEMFC机理模型 | 第25-29页 |
2.2.1 质量守恒方程 | 第26页 |
2.2.2 动量守恒方程 | 第26-27页 |
2.2.3 能量守恒方程 | 第27页 |
2.2.4 组分守恒方程 | 第27-28页 |
2.2.5 电荷守恒方程 | 第28-29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3章 PEMFC单电池流固热力耦合仿真 | 第30-42页 |
3.1 软件概述 | 第30-32页 |
3.1.1 ANSYS/Workbench介绍 | 第30-31页 |
3.1.2 Fluent软件介绍 | 第31页 |
3.1.3 Gambit软件介绍 | 第31-32页 |
3.2 PEMFC单电池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32-37页 |
3.2.1 模型的简化与假设 | 第32-33页 |
3.2.2 PEMFC各组件尺寸及材料性质 | 第33-35页 |
3.2.3 网格划分 | 第35-36页 |
3.2.4 约束条件 | 第36-37页 |
3.3 单电池三维温度场及应力场仿真分析 | 第37-41页 |
3.3.1 单电池温度场分布 | 第38-39页 |
3.3.2 单电池应力变形分布 | 第39-4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4章 锁紧力大小及螺栓布局对电堆性能的影响 | 第42-57页 |
4.1 电堆级数对PEMFC性能的影响 | 第42-44页 |
4.2 螺栓锁紧力大小对PEMFC电堆双极板的影响 | 第44-50页 |
4.2.1 螺栓锁紧力大小 | 第44-45页 |
4.2.2 极板沿给定路径位移趋势 | 第45-48页 |
4.2.3 极化曲线 | 第48-50页 |
4.3 锁紧螺栓数目及位置对PEMFC电堆双极板的影响 | 第50-56页 |
4.3.1 锁紧螺栓数目及位置分布情况 | 第50-51页 |
4.3.2 极板总体位移分布 | 第51-53页 |
4.3.3 极板沿给定路径位移趋势 | 第53-54页 |
4.3.4 极板沿路径翘曲度 | 第54-56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5章 锁紧顺序的影响及封装方案的可视化设计 | 第57-67页 |
5.1 螺栓锁紧时间的确定 | 第57-59页 |
5.2 螺栓锁紧顺序对PEMFC电堆极板的影响 | 第59-64页 |
5.2.1 螺栓锁紧顺序 | 第59-61页 |
5.2.2 极板变形对比 | 第61-63页 |
5.2.3 极板沿给定路径位移趋势 | 第63-64页 |
5.3 PEMFC电堆封装方案可视化程序设计 | 第64-66页 |
5.3.1 基本参数输入模块设计 | 第64-65页 |
5.3.2 螺栓锁紧方案模块设计 | 第65页 |
5.3.3 分析结果后处理模块设计 | 第65-66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7-69页 |
6.1 全文总结 | 第67-68页 |
6.2 未来展望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