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民法论文

个人数据权:社会利益视域下的法律保护模式

摘要第2-6页
Abstract第6-11页
导论第16-29页
    一、问题提出第16-19页
    二、文献综述第19-25页
    三、研究方法第25-26页
    四、论文结构第26-28页
    五、论文主要创新及不足第28-29页
第一章 个人数据保护问题的产生第29-56页
    第一节 为什么使用“个人数据”概念第29-32页
        一、个人数据范畴集合小于个人信息第30-31页
        二、个人数据对象明确第31页
        三、符合互联网时代的特点第31页
        四、符合大部分国家立法例第31-32页
    第二节 个人数据资源的开发及应用第32-42页
        一、公共管理价值及威胁第32-38页
        二、商业价值的驱动第38-41页
        三、互联网与个人数据第41-42页
    第三节 个人数据规模化处理第42-56页
        一、个人信息的数字化呈现第42-45页
        二、数据规模化处理中的风险第45-56页
第二章 个人数据保护的新型权利:个人数据权第56-99页
    第一节 个人数据权保护的理论基础第56-74页
        一、隐私权理论第57-64页
        二、人格权理论第64-70页
        三、财产权理论第70-74页
    第二节 个人数据权的意蕴第74-90页
        一、个人数据权的内涵第75-87页
        二、个人数据权的参数表第87-90页
    第三节 个人数据权的性质第90-99页
        一、兼具宪法权利和民事权利第90-93页
        二、人格权和财产权双重属性及新形态第93-99页
第三章 个人数据权与社会利益的冲突第99-131页
    第一节 个人数据保护中的权利冲突第99-105页
        一、权利冲突概念第100-101页
        二、个人数据保护中的权利冲突特点第101-103页
        三、个人数据保护中的权利冲突类型第103-105页
    第二节 公私法中社会利益的双重构造第105-116页
        一、社会利益概说第105-114页
        二、公私法中社会利益的差异性第114-116页
    第三节 公法调整领域中的冲突第116-124页
        一、公共安全与个人数据权第117-120页
        二、政府数据公开与个人数据权第120-124页
    第四节 私法调整领域中的冲突第124-131页
        一、电子商务发展与个人数据权第125-127页
        二、信用市场秩序与个人数据权第127-131页
第四章 个人数据保护法的价值实现机理第131-176页
    第一节 个人数据法律保护制度的演化逻辑第132-148页
        一、法律制度的路径依赖性第132-136页
        二、法律制度与社会情境的适恰性第136-143页
        三、信息技术对相关法律的决定性第143-148页
    第二节 个人数据权法律保护的价值导向第148-163页
        一、社会利益优先的可能第149-155页
        二、社会利益对个人数据权的限制第155-163页
    第三节 个人数据权与社会利益的协调第163-176页
        一、平衡冲突的原则第164-169页
        二、选择与结果的关系分析第169-176页
第五章 我国的个人数据法律保护的现实路径第176-216页
    第一节 法律保护模式的域外资源第177-190页
        一、对个人数据保护法的价值理解第178-180页
        二、个人数据保护法的立法模式第180-182页
        三、个人数据保护的执行与管理制度第182-188页
        四、域外资源的优缺点分析第188-190页
    第二节 我国个人数据保护法的前置性分析第190-204页
        一、制度路径依赖性分析第190-196页
        二、初始社会情境与法律的适恰性分析第196-202页
        三、信息技术与个人数据保护法第202-204页
    第三节 我国个人数据保护法的制度设计第204-216页
        一、个人数据保护法的价值导向第205-211页
        二、制度设计中的几个关键第211-216页
结论第216-219页
附录1 各国和地区个人数据保护法第219-233页
附录2 我国现有个人数据保护条款第233-249页
参考文献第249-262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262-263页
后记第263-265页

论文共2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共同侵权认定论
下一篇: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竞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