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民法论文--合同法论文

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竞合研究

论文摘要第2-5页
Abstract第5-8页
导论第12-23页
    一、选题的缘起及研究的意义第12-14页
    二、研究现状第14-17页
    三、研究的基本方法第17-18页
    四、本文的框架结构与基本内容第18-23页
第一章 我国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竞合的立法及实践第23-56页
    第一节 我国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竞合的立法及其评析第23-37页
        一、我国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竞合的立法沿革第23-29页
        二、我国学理对《合同法》第122条规定的理解与评析第29-32页
        三、我国《合同法》第122条所采立场之检讨第32-37页
    第二节 我国违约责任与侵权竞合的司法实践及其评析第37-53页
        一、《合同法》颁布之前的司法实践及其评析第37-42页
        二、《合同法》颁布之后的司法实践及其评析第42-53页
    本章小结第53-56页
第二章 责任竞合的基本问题第56-113页
    第一节 责任竞合的概念与本质厘清第56-80页
        一、责任竞合的内涵第57-60页
        二、责任竞合的客体第60-69页
        三、责任竞合的本质第69-79页
        四、责任竞合与相关概念之辨析第79-80页
    第二节 责任竞合的法律后果第80-88页
        一、责任竞合与法的确定性的“背离”第81-86页
        二、责任竞合对司法公平性的“挑战”第86-88页
    第三节 责任竞合的成因探析第88-93页
        一、制度原因:民事责任制度的分野与民法体系的边际不济第88-90页
        二、现实原因:社会关系的复杂化与民事法律关系重叠的正相关性第90-91页
        三、方法论原因:请求权基础的法律思维及方法定势第91-93页
    第四节 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竞合的样态及类型第93-111页
        一、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的利益保护范畴分析第94-98页
        二、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赔偿范围之比较第98-106页
        三、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竞合的样态及其意义第106-109页
        四、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竞合的类型第109-111页
    本章小结第111-113页
第三章 责任竞合的理论检视第113-143页
    第一节 实体法理论的发展及其困境第114-131页
        一、法条竞合说第115-119页
        二、请求权竞合说第119-123页
        三、请求权规范竞合说第123-127页
        四、全规范统合说第127-131页
    第二节 诉讼标的理论的演进及其空泛第131-141页
        一、旧实体法说第132-134页
        二、新诉讼标的说第134-137页
        三、新实体法说第137-141页
    本章小结第141-143页
第四章 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竞合的域外考察第143-187页
    第一节 大陆法系责任竞合的制度与实践第143-166页
        一、法国:责任非竞合的典型第143-150页
        二、德国:允许责任竞合的代表第150-154页
        三、日本的责任竞合制度第154-160页
        四、我国台湾地区的责任竞合制度第160-166页
    第二节 英美法系责任竞合的制度与实践第166-177页
        一、合同与侵权竞合的承认与限制第166-170页
        二、以义务为核心与以救济为导向第170-172页
        三、责任竞合问题的实际处理第172-177页
    第三节 两大法系责任竞合制度发展路径及启示第177-185页
        一、责任非竞合的形成及发展第177-179页
        二、从责任非竞合到责任竞合的质变第179-181页
        三、从有竞无合到有竞有合的发展第181-184页
        四、从有竞有合到有竞重合的未来走向第184-185页
    本章小结第185-187页
第五章 我国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竞合的出路第187-212页
    第一节 我国责任竞合问题所面临的法现实基础第187-191页
        一、“大合同法+大侵权法”的实体法结构第187-189页
        二、旧实体法说的诉讼标的立法与司法传统第189-191页
    第二节 我国责任竞合理论的实然与应然选择第191-196页
        一、我国责任竞合立法与实践的现有模式第191-193页
        二、我国责任竞合理论及处理模式的应然选择第193-196页
    第三节 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竞合下竞合规范之适用第196-205页
        一、竞合规范适用的一般原则(或方法)第197-199页
        二、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竞合的规范适用之具体化第199-205页
    第四节 竞合规范适用的诉讼机制及相互协调第205-210页
        一、与竞合规范适用相适应的诉讼标的之识别第206-208页
        二、竞合规范适用中法官作用的发挥第208-210页
    本章小结第210-212页
结语第212-213页
参考文献第213-227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227-228页
后记第228-230页

论文共23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个人数据权:社会利益视域下的法律保护模式
下一篇:拒绝履行的体系定位与法律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