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市场论文

创业板高新技术企业股票期权激励契约的完善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1章 前言第8-17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8-9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5页
        1.2.1 股票期权激励契约设计的研究第9-11页
        1.2.2 股票期权激励存在的问题研究第11-13页
        1.2.3 股票期权激励契约的激励效果分析第13-15页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第15-17页
第2章 股票期权激励相关理论基础第17-21页
    2.1 股票期权激励的基本原理第17页
    2.2 股票期权激励的相关理论第17-21页
        2.2.1 委托代理理论第17-18页
        2.2.2 人力资本产权理论第18-19页
        2.2.3 双因素激励理论第19页
        2.2.4 剩余索取权理论第19-21页
第3章 创业板高新技术企业股票期权激励的现状分析第21-27页
    3.1 总体实施情况第21-23页
        3.1.1 基本情况第21-22页
        3.1.2 实施效果分析第22-23页
    3.2 多案例研究方法的应用第23-24页
    3.3 案例公司的选择依据第24-27页
第4章 创业板高新技术企业股票期权激励契约特征的多案例比较第27-42页
    4.1 案例公司股票期权激励契约的比较分析第27-34页
        4.1.1 标的股票第27-29页
        4.1.2 行权价格第29页
        4.1.3 行权安排第29-31页
        4.1.4 行权条件第31-32页
        4.1.5 激励对象第32-33页
        4.1.6 其他第33-34页
    4.2 案例公司实施股票期权激励实施效果的分析第34-35页
    4.3 案例公司股票期权激励契约反映出的问题第35-42页
        4.3.1 股票期权激励考核指标单一第35-36页
        4.3.2 缺少行权后的约束条件第36-37页
        4.3.3 利益输送第37-38页
        4.3.4 行权价格及有效期限设置不合理第38-40页
        4.3.5 股票来源第40-42页
第5章 高新技术企业股票期权激励契约的完善建议第42-47页
    5.1 完善激励考核指标第42-43页
    5.2 设置行权后的约束条件第43页
    5.3 减少利益输送第43-45页
    5.4 完善行权价格以及有效期限的设定第45-46页
    5.5 减少股票相关的限制第46-47页
第6章 结论第47-48页
参考文献第48-51页
致谢第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ST公司利用盈余管理撤销风险警示研究
下一篇:公司治理对内部资本市场配置效率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