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2-14页 |
1.3 研究思路及内容 | 第14页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14-16页 |
第二章 韶关市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概述 | 第16-18页 |
2.1 韶关市特种设备状况概述 | 第16页 |
2.2 韶关市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情况概述 | 第16-18页 |
2.2.1 韶关市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情况 | 第16页 |
2.2.2 韶关市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的基本制度 | 第16-17页 |
2.2.3 韶关市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情况 | 第17-18页 |
第三章 韶关市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编制与事权矛盾分析 | 第18-30页 |
3.1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编制与事权矛盾”及“人机比”的概念界定 | 第18-19页 |
3.1.1 “编制与事权矛盾”的概念 | 第18页 |
3.1.2 “人机比”的概念 | 第18-19页 |
3.2 韶关市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编制分析 | 第19-20页 |
3.2.1 韶关市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编制情况 | 第19页 |
3.2.2 韶关市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人力资源情况 | 第19-20页 |
3.3 韶关市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事权分析 | 第20-21页 |
3.3.1 韶关市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的事权 | 第20页 |
3.3.2 韶关市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事权对应的工作总量 | 第20-21页 |
3.4 韶关市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编制与事权比较分析 | 第21-22页 |
3.5 韶关市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编制与事权矛盾的变化趋势 | 第22-24页 |
3.5.1 韶关市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编制的变化趋势 | 第22-23页 |
3.5.2 韶关市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事权的变化趋势 | 第23页 |
3.5.3 韶关市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编制与事权对比情况的变化趋势 | 第23-24页 |
3.6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编制与事权矛盾的横向对比 | 第24-30页 |
3.6.1 广东省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编制与事权矛盾分析 | 第24-26页 |
3.6.2 全国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编制与事权矛盾分析 | 第26-28页 |
3.6.3 横向对比分析 | 第28-30页 |
第四章 基于编制与事权矛盾的韶关市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问题分析 | 第30-47页 |
4.1 政府职能定位问题及其影响 | 第30-33页 |
4.1.1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职能定位 | 第30-31页 |
4.1.2 安全监察覆盖率问题及其影响 | 第31-33页 |
4.2 舆论宣传引导问题及其影响 | 第33-38页 |
4.2.1 舆论导向问题及其影响 | 第33-35页 |
4.2.2 特种设备安全宣传不足的问题及其影响 | 第35-38页 |
4.3 安全监察责任边界问题及其影响 | 第38-41页 |
4.3.1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责任边界问题 | 第38-39页 |
4.3.2 特种设备事故追责情况及其影响 | 第39-41页 |
4.4 特种设备相关单位违法成本问题及其影响 | 第41-47页 |
4.4.1 特种设备相关单位的违法成本偏低问题 | 第41-43页 |
4.4.2 违法成本偏低导致特种设备相关单位安全责任意识偏低 | 第43-45页 |
4.4.3 违法成本偏低导致特种设备相关单位与监管部门责任错位 | 第45-47页 |
第五章 改进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的对策建议 | 第47-54页 |
5.1 准确定位政府职能,明确安全监察权责边界 | 第47-48页 |
5.1.1 准确定位政府在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中的职能 | 第47-48页 |
5.1.2 明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的责任边界 | 第48页 |
5.2 发挥市场机制和社会组织作用,构建多元共治格局 | 第48-50页 |
5.2.1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 第49页 |
5.2.2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的作用 | 第49-50页 |
5.3 提升企业违法成本,倒逼企业落实安全主体责任 | 第50-51页 |
5.3.1 加大对特种设备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 | 第50-51页 |
5.3.2 加大对特种设备违法行为的曝光力度 | 第51页 |
5.4 加强安全教育宣传,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 第51-54页 |
5.4.1 加强特种设备安全教育,提升公众的安全意识 | 第51-52页 |
5.4.2 加强特种设备安全宣传,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 第52-54页 |
结论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7页 |
附录 关于韶关市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的访谈提纲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附件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