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工业经济论文--工业经济理论论文--工业企业组织与管理论文--财务管理与经济核算论文

ST公司盈余管理问题探讨--以石岘纸业为例

摘要第8-9页
Abstract第9-10页
1 引言第11-17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1-12页
        1.1.1 研究背景第11-12页
        1.1.2 研究意义第12页
    1.2 文献综述第12-15页
        1.2.1 关于ST制度的研究第12-13页
        1.2.2 关于盈余管理的研究第13-14页
        1.2.3 关于ST公司盈余管理的研究第14-15页
        1.2.4 文献述评第15页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5-16页
    1.4 论文基本框架第16-17页
2 ST公司盈余管理理论概述第17-33页
    2.1 我国ST制度概况第17-21页
        2.1.1 ST制度的提出和发展第17-18页
        2.1.2 我国上市公司被特别处理的情况第18-20页
        2.1.3 ST公司盈余管理的特点第20-21页
    2.2 盈余管理的理论基础第21-23页
        2.2.1 盈余管理的概念第21-22页
        2.2.2 盈余管理产生的条件第22-23页
    2.3 ST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第23-24页
        2.3.1 避免退市动机第23页
        2.3.2 融资动机第23-24页
        2.3.3 报酬动机第24页
    2.4 ST公司盈余管理的手段第24-31页
        2.4.1 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选择和变更第25-27页
        2.4.2 利用关联交易第27-28页
        2.4.3 利用资产重组第28-30页
        2.4.4 利用债务重组第30页
        2.4.5 利用政府支持第30-31页
    2.5 ST公司盈余管理的不利影响第31-33页
        2.5.1 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第31-32页
        2.5.2 影响资源配置和资本市场发展第32-33页
3 石岘纸业案例分析第33-49页
    3.1 石岘纸业背景介绍第33-38页
        3.1.1 石岘纸业简介第33-34页
        3.1.2 石岘纸业行业背景分析第34-35页
        3.1.3 石岘纸业财务状况分析第35-38页
    3.2 石岘纸业盈余管理动机分析第38-39页
        3.2.1 避免暂停上市的动机第38页
        3.2.2 利用退市新规实现摘星脱帽的动机第38页
        3.2.3 摆脱风险警示板限制的动机第38-39页
        3.2.4 避免再次被特别处理的动机第39页
    3.3 石岘纸业盈余管理手段分析第39-45页
        3.3.1 利用政府支持进行盈余管理第39-40页
        3.3.2 利用债务重组进行盈余管理第40-42页
        3.3.3 利用资产重组进行盈余管理第42-43页
        3.3.4 利用关联交易进行盈余管理第43-45页
    3.4 石岘纸业盈余管理成功的成因第45-46页
        3.4.1 与政府的密切关系第45-46页
        3.4.2 制度环境的相对宽松第46页
    3.5 石岘纸业盈余管理带来的后果第46-49页
        3.5.1 实现了摘帽但未改变实质第46-47页
        3.5.2 为保持盈利可能继续进行盈余管理第47-49页
4 加强对石岘纸业盈余管理治理的对策第49-56页
    4.1 改善制度环境、加强外部监管的对策第49-53页
        4.1.1 推进注册制改革并完善退市制度第49-50页
        4.1.2 完善会计准则并加强审计监督第50-52页
        4.1.3 明确、细化信息披露要求第52页
        4.1.4 严控政府补助的发放、使用并关注使用效果第52-53页
        4.1.5 加强资产评估可靠性第53页
    4.2 改善石岘纸业内部治理的对策第53-56页
        4.2.1 加强独立董事的监督作用第53-54页
        4.2.2 健全审计委员会制度第54页
        4.2.3 建立合理有效的报酬机制第54-56页
参考文献第56-59页
致谢第59-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价值链的TM电子公司战略成本管理探讨
下一篇:CL公司成本预算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