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LC的配料远程控制系统设计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3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1 饲料工业现状 | 第11页 |
1.2.2 动态称重现状 | 第11-12页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第二章 配料控制系统总体设计 | 第13-18页 |
2.1 系统概述 | 第13-16页 |
2.1.1 系统工艺流程 | 第13-14页 |
2.1.2 系统的组成 | 第14-16页 |
2.2 系统总体设计 | 第16-17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17-18页 |
第三章 迭代学习算法在称重配料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 第18-33页 |
3.1 迭代学习控制概述 | 第18-20页 |
3.1.1 迭代学习控制的发展 | 第18页 |
3.1.2 迭代学习控制的原理 | 第18-19页 |
3.1.3 迭代学习控制的学习律 | 第19-20页 |
3.2 称重配料过程分析 | 第20-25页 |
3.2.1 称重配料误差分析 | 第20-21页 |
3.2.2 建立称重配料数学模型 | 第21-24页 |
3.2.3 称重配料数学模型仿真 | 第24-25页 |
3.3 称重配料系统的迭代学习控制 | 第25-31页 |
3.3.1 称重配料系统的控制策略 | 第25-27页 |
3.3.2 迭代学习控制算法的应用 | 第27-28页 |
3.3.3 迭代学习控制算法仿真 | 第28-31页 |
3.4 控制方法的改进 | 第31-32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四章 配料现场控制系统设计 | 第33-52页 |
4.1 现场控制系统硬件选型 | 第33-39页 |
4.1.1 下位机的选型 | 第33-36页 |
4.1.1.1 可编程控制器 | 第33-34页 |
4.1.1.2 编程线缆 | 第34页 |
4.1.1.3 I/O地址分配及接线图 | 第34-36页 |
4.1.2 称重传感器的选型 | 第36-37页 |
4.1.3 称重仪表的选型 | 第37-38页 |
4.1.4 变频器的选型 | 第38-39页 |
4.2 现场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 第39-51页 |
4.2.1 编程环境 | 第39页 |
4.2.1.1 编程软件 | 第39页 |
4.2.1.2 控制程序结构 | 第39页 |
4.2.2 程序流程图 | 第39-41页 |
4.2.3 配料控制算法程序 | 第41页 |
4.2.4 配料二次补偿 | 第41-42页 |
4.2.5 MODBUS协议 | 第42-45页 |
4.2.5.1 MODBUS协议简介 | 第42-44页 |
4.2.5.2 MODBUS的两种传输方式 | 第44页 |
4.2.5.3 MODBUS消息帧 | 第44-45页 |
4.2.6 MODBUS程序设计 | 第45-51页 |
4.2.6.1 库文件 | 第46-48页 |
4.2.6.2 MODBUS程序 | 第48-51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五章 上位机监控系统软件设计 | 第52-72页 |
5.1 软件开发平台 | 第52-54页 |
5.1.1 LabVIEW简介 | 第52-53页 |
5.1.2 LabVIEW设计流程 | 第53-54页 |
5.2 系统登录 | 第54-55页 |
5.3 上下位机通信 | 第55-63页 |
5.3.1 LabVIEW与PLC的通信方式 | 第55页 |
5.3.2 基于OPC技术的通信实现 | 第55-57页 |
5.3.3 串口通讯 | 第57-62页 |
5.3.3.1 MODBUS协议通信 | 第57-61页 |
5.3.3.2 PPI协议通信 | 第61-62页 |
5.3.4 监控界面 | 第62-63页 |
5.4 数据库 | 第63-69页 |
5.4.1 数据源的连接 | 第64-66页 |
5.4.2 创建数据库表格 | 第66页 |
5.4.3 数据存储 | 第66-67页 |
5.4.4 数据查询 | 第67-69页 |
5.5 Web发布 | 第69-71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第六章 系统调试 | 第72-76页 |
6.1 实验平台介绍 | 第72页 |
6.2 系统通电前检查 | 第72页 |
6.3 系统通电调试 | 第72-74页 |
6.3.1 联机调试 | 第73页 |
6.3.2 空载试车 | 第73页 |
6.3.3 带负荷试车 | 第73-74页 |
6.4 实验结果分析 | 第74-75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75-76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6-78页 |
7.1 总结 | 第76-77页 |
7.2 展望 | 第77-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1页 |
致谢 | 第81-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