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通过“易班”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以“重庆大学易班”为例

中文摘要第3-4页
英文摘要第4页
1 绪论第8-15页
    1.1 研究背景第8-9页
    1.2 研究意义第9页
        1.2.1 理论意义第9页
        1.2.2 现实意义第9页
    1.3 研究现状第9-12页
        1.3.1 关于易班自身发展的研究第9-10页
        1.3.2 关于易班与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的研究第10-11页
        1.3.3 关于易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研究第11页
        1.3.4 对已有研究的评述第11-12页
    1.4 研究的理论依据第12页
        1.4.1 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第12页
        1.4.2 网络传播理论第12页
    1.5 研究思路、内容和方法第12-14页
        1.5.1 研究思路第12-13页
        1.5.2 研究内容第13页
        1.5.3 研究方法第13-14页
    1.6 研究的难点和创新之处第14页
        1.6.1 研究的难点第14页
        1.6.2 研究的创新之处第14页
    1.7 本章小结第14-15页
2 易班概述第15-21页
    2.1 易班的内涵及功能第15-16页
        2.1.1 易班的内涵第15页
        2.1.2 易班的功能第15-16页
    2.2 易班的发展第16-18页
        2.2.1 易班的发展第16-18页
        2.2.2 易班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第18页
    2.3 易班的特点第18-19页
        2.3.1 易班具有教育性第18-19页
        2.3.2 易班具有服务性第19页
        2.3.3 易班具有娱乐性第19页
    2.4 易班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重要意义第19-20页
        2.4.1 易班的教育性有利于强化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第19-20页
        2.4.2 易班的服务性有助于提升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第20页
        2.4.3 易班的娱乐性有利于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可接受性第20页
    2.5 本章小结第20-21页
3 易班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途径第21-27页
    3.1 通过网络社区文化建设,实现价值观的引领第21-22页
        3.1.1 易班网络社区文化建设的内涵和特点第21-22页
        3.1.2 易班网络社区文化建设的方式第22页
    3.2 通过内容建设,实现价值观的传播和践行第22-23页
        3.2.1 易班内容建设的内涵和特点第22-23页
        3.2.2 易班内容建设的主要方式第23页
    3.3 通过功能服务建设,提高价值观的认同感第23-24页
        3.3.1 易班功能服务建设的内涵及特点第23-24页
        3.3.2 易班服务功能建设的方式第24页
    3.4 通过技术支撑,改善用户体验第24-25页
        3.4.1 易班技术支撑的内涵和特点第24页
        3.4.2 易班技术支撑的方式第24-25页
    3.5 通过队伍建设,发挥领导者和建设者的模范带头作用第25-26页
        3.5.1 易班队伍建设的内涵和特点第25页
        3.5.2 易班队伍建设的方式第25-26页
    3.6 本章小结第26-27页
4 易班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方面的现状——基于对重庆大学《易班使用情况调查》分析第27-41页
    4.1 重庆大学易班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调查第27-28页
        4.1.1 调查宗旨和调查目的第27页
        4.1.2 问卷调查设计第27页
        4.1.3 调查情况及调查结果第27-28页
    4.2 易班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方面的成就第28-34页
        4.2.1 注重社区文化内涵建设第29-30页
        4.2.2 不断强化内容建设第30-32页
        4.2.3 不断开发贴近学生实际需求的功能第32-33页
        4.2.4 不断强化技术开发第33页
        4.2.5 不断强化队伍建设第33-34页
    4.3 易班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方面存在的问题第34-40页
        4.3.1 内容未得到有效整合,影响教育功能的发挥第35-37页
        4.3.2 实际需求未能得到充分满足,影响用户“粘度”第37-39页
        4.3.3 技术支撑不完善,影响用户体验第39-40页
    4.4 本章小结第40-41页
5 完善易班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对策第41-47页
    5.1 完善易班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基本原则第41-42页
        5.1.1 学习经验,因地制宜第41页
        5.1.2 遵循规律,创新思路第41页
        5.1.3 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第41-42页
        5.1.4 加大技术创新研发,加强网络阵地安全保障第42页
        5.1.5 整合资源,形成合力第42页
    5.2 完善易班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具体对策第42-46页
        5.2.1 注重文化建设,开展思想引领第42-43页
        5.2.2 丰富完善易班的教育资源,充分发挥其教育性优势第43-44页
        5.2.3 坚持服务性原则,深入开展贴近大学生实际需求的应用及活动,产生情感共振第44页
        5.2.4 注重娱乐性应用研发,增加用户“粘度”第44-45页
        5.2.5 加强技术研发,不断提升用户体验第45页
        5.2.6 培养“易骨干”、注重“意见领袖”的模范带头作用第45-46页
    5.3 本章小结第46-47页
6 结语第47-48页
致谢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1页
附录第51-54页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第51页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第51页
    C. 易班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调查第51-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校官方微信号运营效果与策略研究--以重庆大学官方微信号为例
下一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统计调查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