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英文摘要 | 第4页 |
1 绪论 | 第8-1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9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9页 |
1.2.2 现实意义 | 第9页 |
1.3 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1.3.1 关于易班自身发展的研究 | 第9-10页 |
1.3.2 关于易班与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的研究 | 第10-11页 |
1.3.3 关于易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研究 | 第11页 |
1.3.4 对已有研究的评述 | 第11-12页 |
1.4 研究的理论依据 | 第12页 |
1.4.1 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第12页 |
1.4.2 网络传播理论 | 第12页 |
1.5 研究思路、内容和方法 | 第12-14页 |
1.5.1 研究思路 | 第12-13页 |
1.5.2 研究内容 | 第13页 |
1.5.3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6 研究的难点和创新之处 | 第14页 |
1.6.1 研究的难点 | 第14页 |
1.6.2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14页 |
1.7 本章小结 | 第14-15页 |
2 易班概述 | 第15-21页 |
2.1 易班的内涵及功能 | 第15-16页 |
2.1.1 易班的内涵 | 第15页 |
2.1.2 易班的功能 | 第15-16页 |
2.2 易班的发展 | 第16-18页 |
2.2.1 易班的发展 | 第16-18页 |
2.2.2 易班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 第18页 |
2.3 易班的特点 | 第18-19页 |
2.3.1 易班具有教育性 | 第18-19页 |
2.3.2 易班具有服务性 | 第19页 |
2.3.3 易班具有娱乐性 | 第19页 |
2.4 易班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重要意义 | 第19-20页 |
2.4.1 易班的教育性有利于强化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 | 第19-20页 |
2.4.2 易班的服务性有助于提升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 第20页 |
2.4.3 易班的娱乐性有利于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可接受性 | 第20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3 易班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途径 | 第21-27页 |
3.1 通过网络社区文化建设,实现价值观的引领 | 第21-22页 |
3.1.1 易班网络社区文化建设的内涵和特点 | 第21-22页 |
3.1.2 易班网络社区文化建设的方式 | 第22页 |
3.2 通过内容建设,实现价值观的传播和践行 | 第22-23页 |
3.2.1 易班内容建设的内涵和特点 | 第22-23页 |
3.2.2 易班内容建设的主要方式 | 第23页 |
3.3 通过功能服务建设,提高价值观的认同感 | 第23-24页 |
3.3.1 易班功能服务建设的内涵及特点 | 第23-24页 |
3.3.2 易班服务功能建设的方式 | 第24页 |
3.4 通过技术支撑,改善用户体验 | 第24-25页 |
3.4.1 易班技术支撑的内涵和特点 | 第24页 |
3.4.2 易班技术支撑的方式 | 第24-25页 |
3.5 通过队伍建设,发挥领导者和建设者的模范带头作用 | 第25-26页 |
3.5.1 易班队伍建设的内涵和特点 | 第25页 |
3.5.2 易班队伍建设的方式 | 第25-26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4 易班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方面的现状——基于对重庆大学《易班使用情况调查》分析 | 第27-41页 |
4.1 重庆大学易班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调查 | 第27-28页 |
4.1.1 调查宗旨和调查目的 | 第27页 |
4.1.2 问卷调查设计 | 第27页 |
4.1.3 调查情况及调查结果 | 第27-28页 |
4.2 易班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方面的成就 | 第28-34页 |
4.2.1 注重社区文化内涵建设 | 第29-30页 |
4.2.2 不断强化内容建设 | 第30-32页 |
4.2.3 不断开发贴近学生实际需求的功能 | 第32-33页 |
4.2.4 不断强化技术开发 | 第33页 |
4.2.5 不断强化队伍建设 | 第33-34页 |
4.3 易班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方面存在的问题 | 第34-40页 |
4.3.1 内容未得到有效整合,影响教育功能的发挥 | 第35-37页 |
4.3.2 实际需求未能得到充分满足,影响用户“粘度” | 第37-39页 |
4.3.3 技术支撑不完善,影响用户体验 | 第39-40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5 完善易班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对策 | 第41-47页 |
5.1 完善易班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基本原则 | 第41-42页 |
5.1.1 学习经验,因地制宜 | 第41页 |
5.1.2 遵循规律,创新思路 | 第41页 |
5.1.3 坚持以学生为中心 | 第41-42页 |
5.1.4 加大技术创新研发,加强网络阵地安全保障 | 第42页 |
5.1.5 整合资源,形成合力 | 第42页 |
5.2 完善易班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具体对策 | 第42-46页 |
5.2.1 注重文化建设,开展思想引领 | 第42-43页 |
5.2.2 丰富完善易班的教育资源,充分发挥其教育性优势 | 第43-44页 |
5.2.3 坚持服务性原则,深入开展贴近大学生实际需求的应用及活动,产生情感共振 | 第44页 |
5.2.4 注重娱乐性应用研发,增加用户“粘度” | 第44-45页 |
5.2.5 加强技术研发,不断提升用户体验 | 第45页 |
5.2.6 培养“易骨干”、注重“意见领袖”的模范带头作用 | 第45-46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6 结语 | 第47-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附录 | 第51-54页 |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51页 |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51页 |
C. 易班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调查 | 第51-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