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8-1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1.2.1 埋地管道的研究现状 | 第8-9页 |
1.2.2 玻璃钢夹砂管的应用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2.3 埋地玻璃钢管道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 第10页 |
1.3 土与结构接触面力学性能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3.1 接触面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 第11页 |
1.3.2 接触面本构模型 | 第11-12页 |
1.4 课题研究目的意义 | 第12-14页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2 现行埋地玻璃钢管道计算理论 | 第16-30页 |
2.1 埋地玻璃钢管道现行荷载计算理论和方法 | 第16-21页 |
2.1.1 垂直土压力的计算方法 | 第16-19页 |
2.1.2 水平土压力的计算方法 | 第19-21页 |
2.2 现行方法存在的缺陷及其原因 | 第21-22页 |
2.3 埋地玻璃钢管道横向静力简化分析 | 第22-28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8-30页 |
3 接触问题基本理论及分析方法 | 第30-42页 |
3.1 接触问题的描述 | 第30-35页 |
3.1.1 符号和基本描述 | 第30页 |
3.1.2 法向接触条件 | 第30-31页 |
3.1.3 切向接触条件 | 第31-32页 |
3.1.4 接触问题的求解过程及定解条件和校核条件 | 第32-34页 |
3.1.5 接触问题的约束变分原理 | 第34-35页 |
3.2 ABAQUS 接触相互作用模型 | 第35-38页 |
3.2.1 接触面的法向行为 | 第35-36页 |
3.2.2 表面的滑动 | 第36页 |
3.2.3 切向摩擦行为 | 第36-38页 |
3.2.4 接触算法 | 第38页 |
3.3 在 ABAQUS/Standard 中定义接触的方法 | 第38-41页 |
3.3.1 定义接触对 | 第38-40页 |
3.3.2 单元选择 | 第40-4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4 埋地玻璃钢管道力学性能数值分析 | 第42-72页 |
4.1 概述 | 第42-43页 |
4.2 力学模型 | 第43-48页 |
4.2.1 玻璃钢管道模型 | 第43-46页 |
4.2.2 混凝土本构模型 | 第46-47页 |
4.2.3 土体本构模型 | 第47-48页 |
4.3 有限元模型 | 第48-50页 |
4.4 玻璃钢管道受力性能有限元分析 | 第50-69页 |
4.4.1 不同回填料及密实度条件下的管道受力分析 | 第51-57页 |
4.4.2 管-土接触面上不同摩擦系数条件下的管道受力分析 | 第57-60页 |
4.4.3 管道基础横截面内不同刚度条件下的管道受力分析 | 第60-62页 |
4.4.4 管道基础沿纵向刚度不均匀条件下管道受力分析 | 第62-69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9-72页 |
5 埋地玻璃钢管道设计建议修正公式 | 第72-82页 |
5.1 各种影响管道上竖向土压力的因素 | 第72-73页 |
5.2 各国计算竖向土压力的相关公式 | 第73页 |
5.3 理论公式和有限元分析结果对比 | 第73-75页 |
5.3.1 仅考虑竖向土体作用下的环向内力 | 第73-74页 |
5.3.2 仅考虑水平土压力作用下的环向内力 | 第74-75页 |
5.4 建议公式修正 | 第75-79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79-82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82-84页 |
6.1 结论 | 第82-83页 |
6.2 展望 | 第83-84页 |
致谢 | 第84-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