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心理过程与心理状态论文

面孔吸引力和可信度特征对7-12岁儿童利他惩罚决策的影响

致谢第4-5页
摘要第5-6页
ABSRACT第6-7页
1 引言第10-21页
    1.1 利他性惩罚第10-15页
        1.1.1 利他惩罚的概念及类型第10-11页
        1.1.2 利他性惩罚的内在机制第11-12页
        1.1.3 利他性惩罚的影响因素第12-14页
        1.1.4 利他性惩罚的年龄效应发展第14-15页
    1.2 面孔吸引力和可信度特征第15-17页
        1.2.1 面孔吸引力第15-16页
        1.2.2 面孔可信度第16-17页
    1.3. 面孔特征对利他惩罚决策的影响第17-20页
        1.3.1 面孔吸引力对判断和决策的影响第17-19页
        1.3.2 面孔可信度对判断和决策的影响第19-20页
    1.4 问题提出第20-21页
2 研究一面孔特征对 7-10 岁低中年级学生利他性惩罚的影响第21-31页
    2.1 研究方法第21-24页
        2.1.1 被试第21-22页
        2.1.2 实验设计第22页
        2.1.3 实验材料第22-23页
        2.1.4 实验程序第23-24页
    2.2 结果第24-30页
        2.2.1 面孔材料的吸引力和可信度分数第24-25页
        2.2.2 年龄对事实认定判断的影响第25-26页
        2.2.3 年龄对是否进行惩罚的影响第26-28页
        2.2.4 面孔对惩罚强度的影响第28-30页
    2.3 讨论分析第30-31页
3 研究二面孔特征对 11-12 岁高年级学生利他性惩罚的影响第31-36页
    3.1 研究方法第31-33页
        3.1.1 被试第31页
        3.1.2 实验设计第31-32页
        3.1.3 实验材料第32页
        3.1.4 实验程序第32-33页
    3.2 结果第33-35页
        3.2.1 面孔对定罪的影响第33-34页
        3.2.2 面孔对量刑的影响第34-35页
    3.3 讨论分析第35-36页
4 总的讨论第36-38页
    4.1 小学儿童利他惩罚行为的发生发展规律第36-37页
    4.2 面孔特征对小学儿童利他惩罚行为决策的影响第37-38页
    4.3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第38页
5 结论第38-39页
参考文献第39-44页
附录1 面孔图片第44-45页
附录2 六年级组案例测验(部分内容,高吸引低可信面孔为例)第45-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高考背景下普通高中职业生涯教育现状研究--以上虞区四所普通高中为例
下一篇:家庭教养方式对初中生自我控制力、学业成绩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