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汽车工程论文--汽车试验论文--参数测定的仪器及技术论文

基于燃烧过程的生物柴油超细颗粒物排放特性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8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第8-11页
        1.1.1 能源短缺第8-9页
        1.1.2 环境污染第9-10页
        1.1.3 汽车柴油化第10-11页
    1.2 生物柴油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6页
        1.2.1 生物柴油的原料及性质第11-13页
        1.2.2 生物柴油燃烧排放特性研究现状第13-15页
        1.2.3 颗粒物的组成第15页
        1.2.4 柴油机颗粒物的研究第15-16页
    1.3 研究内容和意义第16-18页
        1.3.1 研究意义第16页
        1.3.2 研究内容第16-18页
第二章 试验条件与数据处理第18-30页
    2.1 试验条件第18-23页
        2.1.1 试验发动机第18页
        2.1.2 试验装置连接第18-19页
        2.1.3 测试仪器第19-23页
    2.2 数据处理第23-30页
        2.2.1 燃烧特性数据处理第23-26页
        2.2.2 排放特性数据处理第26-30页
第三章 生物柴油的理化特性第30-36页
    3.1 十六烷值第30页
    3.2 密度第30页
    3.3 运动粘度第30-31页
    3.4 低温流动性第31-32页
    3.5 热值第32-34页
    3.6 闪点第34-36页
第四章 生物柴油燃烧特性研究第36-48页
    4.1 喷油时刻第36-37页
    4.2 缸内压力第37-40页
    4.3 燃烧放热规律第40-43页
    4.4 快速燃烧期和后燃期第43-44页
    4.5 缸内燃烧温度第44-45页
    4.6 本章小结第45-48页
第五章 超细颗粒物排放特性研究第48-62页
    5.1 Sub-220nm数浓度第48-54页
        5.1.1 Sub-220nm数浓度与粒径分布特性第48-52页
        5.1.2 Sub-220nm数浓度负荷特性第52-53页
        5.1.3 超细颗粒物数浓度负荷特性第53-54页
    5.2 Sub-220nm体积浓度第54-60页
        5.2.1 Sub-220nm体积浓度与粒径分布特征第54-58页
        5.2.2 Sub-220nm体积浓度负荷特性第58-59页
        5.2.3 超细颗粒物体积浓度负荷特性第59-60页
    5.3 本章小结第60-62页
总结与展望第62-64页
    本文工作总结第62页
    本文工作展望第62-64页
参考文献第64-69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69-70页
致谢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矢量控制的纯电动汽车永磁同步电机制动策略研究
下一篇:基于渠道管理的我国整车制造业营运资金管理探讨--以A企业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