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工业经济论文--中国工业经济论文--工业建设与发展论文

我国工业产品进出口贸易对劳动力就业水平的影响

中文摘要第10-12页
ABSTRACT第12-13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20页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第14-15页
    1.2 研究的意义第15-16页
        1.2.1 理论意义第15页
        1.2.2 现实意义第15-16页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16-17页
        1.3.1 本文的研究思路第16页
        1.3.2 本文的研究方法第16-17页
    1.4 研究内容和结构框架第17-19页
        1.4.1 本文的主要内容第17-18页
        1.4.2 本文的结构框架第18-19页
    1.5 研究的创新点及不足第19-20页
        1.5.1 研究的创新点第19页
        1.5.2 研究的不足第19-20页
第二章 进出口贸易与就业关系的国内外动态研究第20-28页
    2.1 国外研究情况第20-24页
        2.1.1 关于进出口贸易与就业的理论研究第20-22页
        2.1.2 关于进出口贸易影响就业的实证分析研究第22-24页
    2.2 国内研究情况第24-28页
        2.2.1 入世前的实证研究第24页
        2.2.2 入世后的实证研究第24-28页
第三章 工业进出口贸易与就业的发展概况第28-36页
    3.1 我国工业进出口贸易的发展现状第28-31页
        3.1.1 我国工业进出口贸易发展特征第28-29页
        3.1.2 我国各区域工业进出口贸易发展特征第29-30页
        3.1.3 我国高技术产业的进出口贸易发展特征第30-31页
    3.2 我国工业就业现状第31-36页
        3.2.1 就业总量第32页
        3.2.2 区域就业第32-34页
        3.2.3 分性别就业第34页
        3.2.4 高技术产业就业第34-36页
第四章 工业产品进出口贸易影响就业的机制分析第36-40页
    4.1 工业产品进出口贸易对就业的影响途径第36-37页
        4.1.1 封闭条件下就业的影响途径第36页
        4.1.2 开放经济条件下就业的影响途径第36-37页
    4.2 工业产品进出口贸易对就业影响的理论分析第37-40页
        4.2.1 工业产品出口对就业的影响第37-38页
        4.2.2 工业产品进口对就业的影响第38-40页
第五章 进出口贸易对就业水平区域差异性的实证分析第40-50页
    5.1 计量模型的构建第40-41页
    5.2 变量选取与数据说明第41-43页
    5.3 模型的选择和检验第43页
    5.4 实证检验及结果分析第43-50页
        5.4.1 贸易对工业整体就业人数变化的区域差异分析第43-45页
        5.4.2 贸易对工业不同性别就业人数变化的区域差异分析第45-47页
        5.4.3 贸易对高技术产业的工业部门就业的区域差异分析第47-50页
第六章 主要结论及政策建议第50-54页
    6.1 主要结论第50-51页
    6.2 提高就业水平的政策建议第51-54页
参考文献第54-58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58-59页
致谢第59-60页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第60-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劳务输出对输出地经济的影响--以吕梁山护工为例
下一篇:大连市高层次人才引进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