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2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3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3-19页 |
1.2.1 国外关于旅游产业政策的研究 | 第13-14页 |
1.2.2 国内关于旅游产业政策方面的研究 | 第14-18页 |
1.2.3 文献评述 | 第18-19页 |
1.3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第19-21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9-20页 |
1.3.2 研究技术路线图 | 第20-21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21-22页 |
第二章 旅游产业政策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22-26页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22-23页 |
2.1.1 关于旅游产业政策的概念 | 第22-23页 |
2.1.2 关于产业政策有效性的概念 | 第23页 |
2.1.3 关于产业效率的概念 | 第23页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第23-25页 |
2.2.1 公共政策理论 | 第23-24页 |
2.2.2 市场失灵理论 | 第24-25页 |
2.2.3 政府行为外部性理论 | 第25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三章 内蒙古旅游产业发展动态及政策分析 | 第26-37页 |
3.1 内蒙古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 | 第26-29页 |
3.1.1 内蒙古旅游产业规模要素分析 | 第26-27页 |
3.1.2 内蒙古旅游产业地位分析 | 第27页 |
3.1.3 内蒙古旅游产业市场分析 | 第27-29页 |
3.2 内蒙古旅游产业政策分析 | 第29-34页 |
3.2.1 内蒙古旅游产业的初步形成阶段(1979-1990 年) | 第29-30页 |
3.2.2 内蒙古旅游产业的稳步发展阶段(1991-1999 年) | 第30-32页 |
3.2.3 内蒙古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阶段(2000-至今) | 第32-34页 |
3.3 内蒙古旅游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 第34-36页 |
3.3.1 旅游景区空间分布不均 | 第34-35页 |
3.3.2 旅游服务设施配套程度较低 | 第35页 |
3.3.3 旅游资源综合吸引力不足 | 第35页 |
3.3.4 旅游产业自身人才稀缺 | 第35-36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四章 内蒙古旅游产业政策的有效性评估检验 | 第37-59页 |
4.1 内蒙古旅游产业政策有效性评估的测度模型 | 第37-39页 |
4.1.1 评估的方法的选取 | 第37-38页 |
4.1.2 可变规模报酬DEA模型——BCC模型 | 第38页 |
4.1.3 DEA-Malmquist指数 | 第38-39页 |
4.2 内蒙古旅游产业政策有效性评估的样本及指标梳理 | 第39-41页 |
4.2.1 内蒙古旅游产业政策有效性评估的样本选取 | 第39页 |
4.2.2 内蒙古旅游产业政策有效性评估的主要指标 | 第39-41页 |
4.3 指标检验 | 第41-45页 |
4.3.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41-42页 |
4.3.2 单样本T检验分析 | 第42-43页 |
4.3.3 相关分析 | 第43-45页 |
4.3.4 单因素方差分析 | 第45页 |
4.4 内蒙古旅游产业政策有效性的评估分析 | 第45-58页 |
4.4.1 基于DEA-BCC模型的时间维度分析 | 第45-52页 |
4.4.2 基于DEA-BCC模型的空间维度分析 | 第52-54页 |
4.4.3 基于DEA-Malmquist模型的时间维度分析 | 第54-56页 |
4.4.4 基于DEA-Malmquist模型的空间维度分析 | 第56-58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五章 内蒙古旅游产业政策实施中的问题与对策 | 第59-65页 |
5.1 内蒙古旅游产业政策实施中的问题分析 | 第59-61页 |
5.1.1 旅游产业的发展格局与旅游产业政策不匹配 | 第59-60页 |
5.1.2 旅游产业的发展程度与相关法律法规不匹配 | 第60-61页 |
5.1.3 旅游产业的复杂性与旅游产业政策的协调机制不匹配 | 第61页 |
5.2 提升内蒙古旅游产业政策有效性的对策建议 | 第61-65页 |
5.2.1 扩大地方政府制定旅游公共政策的自主权 | 第61-62页 |
5.2.2 重视区域旅游产业政策的交互动态性 | 第62-63页 |
5.2.3 确立地区发展路径差异化的政策导向 | 第63页 |
5.2.4 建立多层次的旅游产业政策保障机制 | 第63-64页 |
5.2.5 形成旅游产业国际合作与竞争的政策支持环境 | 第64-65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5-67页 |
6.1 结论 | 第65页 |
6.2 创新点 | 第65-66页 |
6.3 展望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