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交通运输经济论文--旅游经济论文--中国旅游事业论文--地方旅游事业论文

滇黔桂地区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协调机制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1 导论第8-18页
    1.1 选题背景第8-9页
    1.2 选题意义第9-10页
        1.2.1 理论意义第9页
        1.2.2 现实意义第9-10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水平第10-15页
        1.3.1 国外研究现状及水平第10-11页
        1.3.2 国内研究现状及水平第11-15页
        1.3.3 国内外文献研究评述第15页
    1.4 研究框架第15-16页
        1.4.1 研究思路第15-16页
        1.4.2 研究方法第16页
    1.5 技术路线第16-17页
    1.6 创新之处第17-18页
2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第18-24页
    2.1 相关概念界定第18-19页
        2.1.1 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第18-19页
        2.1.2 协调机制第19页
    2.2 相关理论基础第19-24页
        2.2.1 区域一体化相关理论第19-21页
        2.2.2 集聚经济相关理论第21-22页
        2.2.3 博弈论第22页
        2.2.4 系统动力学理论第22-24页
3 滇黔桂地区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第24-37页
    3.1 滇黔桂地区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必要性第24-28页
        3.1.1 是解决三省(区)边界共生资源冲突问题的有效方法第24-25页
        3.1.2 利于形成产业集聚,实现“1+1+1>3”的区域旅游合作效应第25-27页
        3.1.3 是提升区域旅游形象和旅游产品品牌竞争力的关键第27-28页
    3.2 滇黔桂地区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可行性第28-31页
        3.2.1 区位因素:三省(区)地理位置相近,地形地貌相似第28-29页
        3.2.2 资源因素:三省(区)旅游资源具有趋同性与互补性第29-31页
        3.2.3 市场因素:三省(区)各具国际声誉的旅游景观第31页
    3.3 滇黔桂地区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动力因素第31-37页
        3.3.1 宏观动力第31-33页
        3.3.2 中观动力第33-35页
        3.3.3 微观动力第35-37页
4 行为博弈视角下滇黔桂地区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矛盾与冲突第37-45页
    4.1 滇黔桂地区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核心利益主体第37-38页
        4.1.1 政府第37页
        4.1.2 企业第37-38页
        4.1.3 行业协会第38页
    4.2 核心利益主体间的行为博弈分析第38-45页
        4.2.1 滇、黔、桂三省(区)政府间的行为博弈第38-39页
        4.2.2 旅游企业间的行为博弈第39-42页
        4.2.3 滇、黔、桂三省(区)政府与企业间的行为博弈第42-45页
5 滇黔桂地区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协调机制构建第45-50页
    5.1 滇、黔、桂三省(区)政府间协调机制第45-46页
        5.1.1 建立滇黔桂地区政府领导定期会晤机制第45页
        5.1.2 实现滇黔桂地区旅游规划的全域统筹机制第45-46页
        5.1.3 完善滇黔桂地区旅游联合发展的政策运行机制第46页
    5.2 滇、黔、桂三省(区)政府与企业间的协调机制第46-47页
        5.2.1 建立滇黔桂政企之间长期有效地平等对话协商机制第46页
        5.2.2 建立滇黔桂政企之间的利益共享机制第46-47页
        5.2.3 完善滇黔桂政府对企业的监督管理机制第47页
    5.3 滇、黔、桂三省(区)企业间协调机制第47-48页
        5.3.1 建立滇黔桂三省(区)旅游产业联盟第47页
        5.3.2 建立滇黔桂三省(区)一站式旅游服务体系第47-48页
    5.4 滇黔桂地区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协调机制运行第48-50页
        5.4.1 机制运行的原则第48页
        5.4.2 机制运行的方式第48-50页
6 滇黔桂地区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协调机制运行的保障措施第50-53页
    6.1 加强合作主体间的相互信任关系第50-51页
        6.1.1 加强政府间的信任第50页
        6.1.2 加强企业间的信任第50页
        6.1.3 加强企业与政府间的信任第50-51页
    6.2 调动各利益主体参与合作的积极性第51页
        6.2.1 加强政府间的合作“密度”第51页
        6.2.2 发挥行业协会的带动作用第51页
        6.2.3 政府、企业积极进行对外宣传第51页
    6.3 防范对跨区域旅游联合发展带来的不利因素第51-53页
        6.3.1 防止损害旅游消费者及旅游资源开发所在地居民的利益第51-52页
        6.3.2 防范旅游资源开发带来的自然灾害第52-53页
7 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第53-54页
    7.1 全文总结第53页
    7.2 研究展望第53-54页
致谢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60页
附录第60-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全域旅游视角下区域旅游发展模式研究--以花溪全域旅游先行示范区为例
下一篇:内蒙古旅游产业效率及发展政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