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学习、研究论文

我国民间合会法律规制研究

中文摘要第3-4页
英文摘要第4-5页
1 引言第8-11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8-9页
    1.2 研究现状第9-10页
        1.2.1 关于民间合会的类型及其基本运行规则第9页
        1.2.2 关于民间合会的法律性质界定第9页
        1.2.3 关于民间合会的主要问题第9-10页
        1.2.4 关于民间合会的法律规制解决途径第10页
    1.3 创新与不足第10-11页
2 我国民间合会的基本理论第11-31页
    2.1 我国民间合会的本质——习惯法简介第11-18页
        2.1.1 关于习惯法定义的几种观点第11-13页
        2.1.2 习惯法的特征第13页
        2.1.3 习惯法相关概念辨析第13-15页
        2.1.4 习惯法的价值第15-18页
    2.2 我国民间合会的概念及特征第18-20页
    2.3 我国民间合会的类型第20页
    2.4 我国民间合会的起源及发展第20-23页
    2.5 我国民间合会的法律性质第23-24页
    2.6 我国民间合会的运行机制第24-25页
    2.7 我国民间合会实例分析——以峰尾镇诚峰村为例第25-31页
3 我国民间合会的重要性分析第31-34页
    3.1 我国民间合会的功能第31-32页
        3.1.1 民间合会是一种储蓄和投资渠道第31页
        3.1.2 民间合会促进经济发展第31页
        3.1.3 民间合会是正规金融的重要补充第31-32页
        3.1.4 民间合会具有调节公众生活的功能第32页
    3.2 我国民间合会的价值第32-33页
        3.2.1 平等价值第32-33页
        3.2.2 效率价值第33页
    3.3 我国民间合会法律规制的秩序价值第33-34页
4 我国民间合会的法律规制现状第34-38页
    4.1 我国民间合会规制的相关间接法律依据第34-35页
    4.2 我国民间合会的行政规制及司法实践第35-38页
5 我国民间合会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第38-44页
    5.1 我国民间合会的主要问题第38-41页
        5.1.1 民间合会活动被异化第38页
        5.1.2 民间合会的运作机制不完善第38-40页
        5.1.3 合会参与者权益缺乏充分保障第40页
        5.1.4 法律上的不确定性第40-41页
    5.2 我国民间合会主要问题的成因分析第41-44页
        5.2.1 合会依赖的经济背景变化第41页
        5.2.2 合会依赖的社会背景变化第41-42页
        5.2.3 国家法律规制不健全第42-44页
6 我国民间合会的法律规制构想第44-52页
    6.1 民间合会法律规制的基本原则第44-45页
        6.1.1 适当干预原则第44页
        6.1.2 尊重和保护民间合会习惯第44-45页
        6.1.3 内部机制重塑为主,外部法律规制为辅第45页
    6.2 民间合会的监管主体第45-46页
    6.3 民间合会的重点监管内容第46-47页
    6.4 民间合会风险防控制度第47-52页
        6.4.1 明确权利义务与责任的设定第47-49页
        6.4.2 建立民间合会登记备案制度第49-50页
        6.4.3 制定统一的民间合会会约范本第50页
        6.4.4 建立民间合会信息公示制度第50-51页
        6.4.5 建立会首联席会议制度第51-52页
7 结论第52-54页
致谢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清末官箴法律思想的转变研究
下一篇:论中国社会法律信仰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