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花江流域农村生活用水及农田灌溉用水定额研究
| 摘要 | 第4-6页 |
| abstract | 第6-8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2-25页 |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 1.1.1 选题背景 | 第12-13页 |
| 1.1.2 研究意义 | 第13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22页 |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6-22页 |
|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22-25页 |
| 1.3.1 研究内容 | 第22-23页 |
| 1.3.2 研究方法 | 第23页 |
| 1.3.3 技术路线 | 第23-25页 |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 第25-51页 |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第25-35页 |
| 2.1.1 位置与交通 | 第25-27页 |
| 2.1.2 气象与水文 | 第27-32页 |
| 2.1.3 地形地貌 | 第32-35页 |
| 2.2 河流水系与水利工程 | 第35-41页 |
| 2.2.1 河流水系 | 第35-38页 |
| 2.2.2 水利工程 | 第38-41页 |
| 2.3 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 | 第41-49页 |
| 2.3.1 研究区水资源量 | 第41-43页 |
| 2.3.2 研究区现状供用水情况 | 第43-49页 |
| 2.4 社会经济概况 | 第49-51页 |
| 第3章 用水定额及确定方法 | 第51-59页 |
| 3.1 用水定额的概念 | 第51-53页 |
| 3.1.1 基本概念 | 第51页 |
| 3.1.2 本文有关定额概念 | 第51-53页 |
| 3.2 用水定额确定方法 | 第53-59页 |
| 3.2.1 常规确定方法 | 第53-55页 |
| 3.2.2 本文用水定额确定方法 | 第55-59页 |
| 第4章 农村生活用水定额 | 第59-82页 |
| 4.1 现状农村生活用水定额分析 | 第59-76页 |
| 4.1.1 用水定额计算分区 | 第59-61页 |
| 4.1.2 农村生活用水调查 | 第61-65页 |
| 4.1.3 农村生活用水定额分析 | 第65-75页 |
| 4.1.4 现状农村生活用水定额分析结论 | 第75-76页 |
| 4.2 人口预测 | 第76-78页 |
| 4.3 需水量预测 | 第78-79页 |
| 4.4 农村生活用水定额预测 | 第79-81页 |
| 4.5 预测定合理性评价 | 第81-82页 |
| 第5章 农田灌溉用水定额 | 第82-124页 |
| 5.1 灌溉分区 | 第82-85页 |
| 5.1.1 黑龙江省 | 第83-84页 |
| 5.1.2 吉林省 | 第84-85页 |
| 5.1.3 内蒙古自治区 | 第85页 |
| 5.2 农田灌溉用水调查及汇总数据 | 第85-98页 |
| 5.2.1 农田灌溉用水调查 | 第85-91页 |
| 5.2.2 近五年农田灌溉用水定额汇总数据 | 第91-98页 |
| 5.3 现状农田灌溉用水定额分析 | 第98-107页 |
| 5.3.1 嫩江 | 第98-102页 |
| 5.3.2 第二松花江 | 第102-103页 |
| 5.3.3 松花江干流 | 第103-107页 |
| 5.4 灌溉用水定额确定 | 第107-123页 |
| 5.4.1 确定净灌溉定额 | 第107-115页 |
| 5.4.2 确定用水效率 | 第115-119页 |
| 5.4.3 确定综合灌溉毛定额 | 第119-123页 |
| 5.5 预测定合理性评价 | 第123-124页 |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第124-126页 |
| 6.1 结论 | 第124页 |
| 6.2 建议 | 第124-126页 |
| 参考文献 | 第126-130页 |
| 作者简介及攻读硕士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130-131页 |
| 致谢 | 第13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