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自组网的认证和隐私保护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7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11页 |
1.2 车载自组网研究现状 | 第11页 |
1.3 VENET中的安全问题 | 第11-14页 |
1.3.1 信息安全问题 | 第11-13页 |
1.3.2 隐私保护问题 | 第13页 |
1.3.3 VANET中的安全要求 | 第13-14页 |
1.4 几种认证协议 | 第14-16页 |
1.4.1 基于公钥基础设施(PKI)的认证协议 | 第14页 |
1.4.2 基于身份的认证协议 | 第14-15页 |
1.4.3 基于匿名证书的认证协议 | 第15页 |
1.4.4 基于群签名的认证协议 | 第15-16页 |
1.5 内容安排 | 第16-17页 |
第二章 基本概念和数学知识 | 第17-22页 |
2.1 公钥密码体制 | 第17-18页 |
2.2 椭圆曲线密码体制 | 第18-19页 |
2.2.1 有限域上椭圆曲线 | 第18页 |
2.2.2 椭圆曲线群运算 | 第18-19页 |
2.3 哈希函数 | 第19页 |
2.4 数字签名 | 第19-20页 |
2.5 代数基础知识 | 第20-21页 |
2.5.1 群和有限域 | 第20-21页 |
2.5.2 双线性对 | 第21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第三章 车载自组网中一种高效的隐私保护认证协议 | 第22-32页 |
3.1 简介 | 第22-23页 |
3.2 预言 | 第23-25页 |
3.2.1 目的 | 第23-24页 |
3.2.2 双线性对和安全假设 | 第24-25页 |
3.3 我们的隐私保护认证协议 | 第25-27页 |
3.4 安全性分析 | 第27-31页 |
3.5 效率分析 | 第31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四章 新的基于变色龙的车载通信安全与隐私保护 | 第32-39页 |
4.1 引言 | 第32-33页 |
4.2 相关知识 | 第33页 |
4.3 基于椭圆曲线的变色龙哈希签名 | 第33-34页 |
4.4 对Guo等人方案回顾并做安全性分析 | 第34-36页 |
4.4.1 Guo等人的方案回顾 | 第34-35页 |
4.4.2 安全性分析 | 第35-36页 |
4.5 本文改进新方案 | 第36-39页 |
4.5.1 我们的方案 | 第36-37页 |
4.5.2 安全性分析 | 第37-39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39-40页 |
5.1 总结 | 第39页 |
5.2 展望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4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44-45页 |
致谢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