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目录 | 第5-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3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7-9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7-8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第9-11页 |
1.2.1 国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第9-10页 |
1.2.2 国内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第10-11页 |
1.3 研究方法和论文框架 | 第11-13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1.3.2 论文框架 | 第12-13页 |
第二章 高校基建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相关理论概述 | 第13-18页 |
2.1 理论基础 | 第13-15页 |
2.1.1 “理性经济人”假设 | 第13页 |
2.1.2 寻租理论 | 第13-14页 |
2.1.3 审计的“免疫系统”理论 | 第14-15页 |
2.2 高校基建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的内涵 | 第15-16页 |
2.2.1 高校基建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的概念 | 第15页 |
2.2.2 高校基建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的特点及优势 | 第15-16页 |
2.3 业主方、施工方、审计方三方间关系 | 第16-18页 |
2.3.1 三方工作介绍 | 第16-17页 |
2.3.2 三方的利益关系与冲突 | 第17-18页 |
第三章 高校基建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现状及问题分析 | 第18-24页 |
3.1 业主方在基建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存在的问题 | 第18-20页 |
3.1.1 高校管理各部门的协调性、统一性有待加强 | 第18页 |
3.1.2 高校的管理特点造成了审计独立性差 | 第18-19页 |
3.1.3 高校在跟踪审计时委托代理关系不明确 | 第19-20页 |
3.2 施工方在基建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存在的问题 | 第20-21页 |
3.2.1 全过程跟踪审计中基建项目工程物资管理环节不到位 | 第20页 |
3.2.2 施工方利用自身优势规避全过程跟踪审计 | 第20-21页 |
3.3 审计方在基建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存在的问题 | 第21-24页 |
3.3.1 审计方不明确全过程跟踪审计的工作内容 | 第21-22页 |
3.3.2 缺乏全过程跟踪审计准则和操作指南 | 第22页 |
3.3.3 审计重点环节制定不严格 | 第22-24页 |
第四章 高校基建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解决对策 | 第24-35页 |
4.1 高校基建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的核心理念 | 第24-28页 |
4.1.1 业主方涉及运行机制的实施阶段分析 | 第24-25页 |
4.1.2 施工方涉及运行机制的实施阶段分析 | 第25-27页 |
4.1.3 审计单位涉及运行机制的实施阶段分析 | 第27-28页 |
4.2 高校基建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运行机制的构建 | 第28-35页 |
4.2.1 高校基建项目决策阶段跟踪审计运行机制的构建 | 第28-29页 |
4.2.2 高校基建项目设计阶段跟踪审计运行机制的构建 | 第29-30页 |
4.2.3 高校基建项目招投标阶段跟踪审计运行机制的构建 | 第30-31页 |
4.2.4 高校基建项目施工阶段跟踪审计运行机制的构建 | 第31-33页 |
4.2.5 高校基建项目竣工交付阶段跟踪审计运行机制的构建 | 第33-35页 |
第五章 案例应用 | 第35-41页 |
5.1 案例基本情况介绍 | 第35页 |
5.2 A职院新校区公教中心教学楼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的具体应用 | 第35-41页 |
5.2.1 基建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的准备阶段 | 第35-36页 |
5.2.2 基建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决策阶段的应用 | 第36页 |
5.2.3 基建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设计阶段的应用 | 第36-37页 |
5.2.4 基建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招投标阶段的应用 | 第37-38页 |
5.2.5 基建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施工阶段的应用 | 第38-39页 |
5.2.6 基建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竣工交付阶段的应用 | 第39页 |
5.2.7 基建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成本控制结果 | 第39-41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5页 |
致谢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