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行政法论文

试论行政强制执行的检察监督

摘要第1-9页
引论第9-12页
 一、基本命题第9页
 二、研究的意义第9-10页
 三、研究方法第10-11页
 四、主要创新第11-12页
第一章 对行政强制执行进行监督的必要性第12-22页
 一、行政机关与人民法院责权利划分不明确第12-13页
  (一) 权力范围不明确第12-13页
  (二) 责任划分不明确第13页
 二、行政机关自行强制执行缺乏统一规范第13-18页
  (一) 执法主体混乱,水平参差不齐第14-15页
  (二) 执法程序不健全,规则尚待完善第15-17页
  (三) 执法实践问题重重第17页
  (四) 救济手段及责任追究机制匮乏第17-18页
 三、人民法院行政强制执行需要进一步完善第18-22页
  (一) 司法独立性不高第18-19页
  (二) 立法存在漏洞第19-20页
  (三) 执行效率有待提高第20-22页
第二章 行政强制执行检察监督的优越性第22-31页
 一、一般监督方式具有局限性第22-25页
  (一) 权力机关的监督难以实现第22-23页
  (二) 行政机关的内部监督具有局限性第23-24页
  (三) 审判机关的监督难以发挥作用第24-25页
  (四) 舆论监督不具有专业性和普遍性第25页
 二、检察监督能够最大限度保证行政强制执行顺利进行第25-27页
  (一) 检察监督能有效防止行政权的滥用第25-26页
  (二) 检察监督有利于保障人民法院独立、正确行使强制执行权第26页
  (三) 检察监督能最大限度保障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第26-27页
 三、对行政强制执行进行检察监督,具有理论基础第27-28页
  (一) 检察权的性质决定了必须对行政强制执行进行检察监督第27-28页
  (二) 我国政体决定了检察机关依法独立行使检察监督权第28页
 四、对行政强制执行进行检察监督具有《宪法》和法律依据第28-31页
  (一) 《宪法》依据第28-29页
  (二) 《行政诉讼法》依据第29页
  (三) 其他法律规定及司法解释依据第29-31页
第三章 构建对行政强制执行的检察监督体系第31-40页
 一、现阶段我国检察监督的范围过于狭小,对行政强制执行的检察监督尚属空 白第31-33页
  (一) 历史观念阻碍检察监督全面发展第31-32页
  (二) 法律的空缺,使得对行政强制执行的检察监督缺位第32-33页
  (三) 检察机关缺乏独立性,造成检察监督不到位第33页
  (四) 审判机关对检察监督的排斥,使检察监督难以实行第33页
 二、从历史角度和比较法角度进行借鉴第33-34页
  (一) 我国对行政权进行监督的制度源远流长第33页
  (二) 英美法系国家对行政权进行检察监督的规定第33-34页
  (三) 大陆法系国家对行政权进行检察监督的规定第34页
 三、树立全面监督的检察监督理念第34-36页
  (一) 不应局限于事后监督第34-35页
  (二) 不应局限于有限监督第35页
  (三) 将行政执法纳入检察监督范畴第35-36页
  (四) 对人民法院的监督应扩展到诉讼全过程第36页
 四、构建对行政强制执行的检察监督体系第36-40页
  (一) 行政强制执行检察监督的原则第36-37页
  (二) 检察监督的范围第37页
  (三) 检察监督的方式及程序第37-38页
  (四) 正确处理检察监督与行政强制执行的关系第38-40页
第四章 行政强制执行检察监督的程序设计第40-48页
 一、检察监督的管辖第40页
 二、公益诉讼程序第40-42页
  (一) 对于涉及公共利益的行政强制执行案件,赋予检察机第40-42页
  (二) 具体程序设计第42页
 三、抗诉程序第42-44页
  (一) 依法行使对行政强制执行中人民法院所做裁定的抗诉权的理论依据第42-43页
  (二) 具体程序设计第43-44页
 四、其他监督方式第44-46页
  (一) 检察建议第44-45页
  (二) 纠正违法第45页
  (三) 现场监督第45-46页
  (四) 追究刑事责任第46页
 五、相关权力保障第46-48页
结束语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立案调解制度研究
下一篇:律师协会行业管理权的行政法研究